日一早便要出发去鲁国借兵。”姜云望站起身来,取出身上的令牌递给姜玉,道:“这号令后宫禁卫军的令牌就交给你。”
姜玉看着手上的令牌疑惑道:“你要亲自去借兵?这岂不是太危险了。”
“鲁王的要求。我必须亲自去一趟鲁国,把兵借来。”
“好。王兄你一定要带兵安全回来。”
“恩。玉儿,”姜云望看着烛火下的她,忍不住道:“若是我没有及时赶回来,我为你和母后准备了新的身份,你们一定要离开。”
姜玉抬头看他,慢声道:“我不会走的。姜国在,我在。即使你不能及时赶回来,我也觉不会离开。身为姜国公主,这是我理应要做的不是吗?”
“玉儿,”姜云望有些无奈,“你真要让我姜氏断后。”
“让曾贵妃的孩子走吧。他也是父王的子嗣,他还年幼不知事,我想他能够好好活着的,至少他不用背负着那些记忆和仇恨。”
“......也罢。那你答应王兄,一定要撑到我带兵回来。”姜云望握紧她的双手,迫切的想要一个回答。
“我会努力撑着的。”姜玉靠在他的肩头这般回答道。心里却想的却是,就此一别,也不知能不能再见。
......
王兄天一亮便离开了。
离开前告诉她,战事由宜老将军做主。
宜将军在得知宜止已死的时候便开始病重,不愿见人。而姜楚战事不知派出去多少可用的将领,却都死在沙场上。
现如今王兄把云都托付给了已是年迈之躯的宜老将军。她即是担忧又是安心。安心的是宜老将军征战多年,对军队之事了如指掌。忧的是他老人家的身体和他的忠心。
出了宜止之事,她实在是难以信任宜家。
不过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既然王兄信他,那她就信他。
楚军一路势如破竹大胜他们姜国,王兄离开不过十多日,楚国的军队已经由东面打破了王兄设置的三道防线,直逼云都而来。
这几日她和宜老将军一直呆在军营。她看着宜老将军不停改变策略,一次一次的派兵去阻挡来自东面的楚军。
姜玉现在实在庆幸有宜老将军在此,不然她实在不知怎么排兵布阵。
听闻表哥也被派上了战场,李姐姐那日挺着大肚子来军营之中找他。但表哥已经带领将士出兵了。她瞧见了,便带李姐姐回了营帐。她怀中的孩子已有八月之大,姜玉瞧着她憔悴却坚强的脸庞,突然就想到了前年她大婚的时候。红盖头,俏脸庞,她远远就能感受到他们二人的幸福。
可是这一场仗,不知死了多少丈夫,也不知死了多少父亲。
......
姜玉想起那日,楚军全力攻打的那日。
那日是个阴沉沉的天气,她与宜老将军还是一如往常的坐在营帐之中等候着战事消息。等来的却是楚军完全攻破了东面的消息。
宜老将军让她号令禁卫军去城外与她会合。
她带领着姜国最后的六千精兵来到了城外。
一路上城外的风雪渐大,一路雪景,不见青色,偶遇枯草。
她把常用的长鞭放在了营帐内,拿起了还未用过的佩刀,她一路上不停的摸着腰间觉得很不适应。
她想起她还从未杀过人。
至少没有亲手杀过人。
她与宜老将军会合后,遇见了那从东面而来的楚军。她与宜老将军被包围在山丘之内,抬眼望去一片深青色战衣。他们不过只有一万多精兵,而对面大抵是他们的三倍之多。
他们如同困兽一般。
她还记得宜老将军对她说过的最后一句话,“不要害怕。”
她不知宜老将军是想告诉她死亡并不可怕,还是看到了她拿刀时颤抖的双手,告诉她杀人并不可怕。
她还没想清楚,宜老将军便带着士兵冲了出去。他为前锋将领,而她跟在后面。瞧见他拿着大戬奋力,却被人打下了马去。
她冲了过去,一路上杀了好多楚国士兵。
她的眼里只有冰冷的兵器和灼热的鲜血这两样东西。她突然发现杀人没有那么难,杀第一个的时候她还难受了一番,可是杀了很多以后,她便已经没有任何感觉。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事少之又少,而被杀的屁滚尿流的却多不胜数。不过半个多时辰,姜军便陨落了一大半。
她被楚军包围苦苦挣扎的时候,她瞧见宜老将军的头颅被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