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知道吗?等着我回去,不管怎么样,我一定会想尽办法回去的,回到你的身边,保护着你,照顾你,好好的爱你。
南宫寒一个人走在乡村小道上,这些天他一直在找着简亦昕,只有他才能和他商量如何离开这里。他不能再这么等下去了,一想到灵儿每天因为他而茶饭不思,他心里就一阵刺痛,难受。
只是他根本就不知道要去哪里找他比较好,这座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找一个人还真不容易。
突然他看到面前站着一个熟悉的人,那个人也停下来看着他,过一会两人便相视一笑。
“过得还好吗?要不,我们想照顾地方坐下来好好聊聊吧”两个人找个地方坐下来后。
“嗯,比之前那样找吃的好多了。你呢?”
“还不错。被收留了之后我就一直在找着怎么离开这里,发现这里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落后小镇,什么通讯技术也没有,根本就没法与外界联系。”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难道真要在这里坐以待毙吗?”
“这样吧,我们先在这里住下来,然后再从长计议,看能不能找到什么办法离开这里。”
两人决定找时机来看看有什么方法才能离开这里,这么偏僻的地方,没有手机,没有电话,什么通讯设备都没有,难怪他们需要在这里靠着自己种田,捕鱼来维生,完全是靠着大自然来生存。
今天是冬小麦种植的时期,艾丽莎和老爷爷一起到田里,南宫寒在这里白吃白喝,这一直让他觉得很不好意思,便趁着今天这个机会帮一下忙,不然心里真的挺过意不去。
虽然是冬天,但一早的太阳便暖和和地挂在上空,在暖日的照耀下,在田间干活的人们省去了寒风的摧残。
来到田间,便看见地里的庄稼抹上一层子般的颜色,微风吹拂,麦苗们轻轻晃动,好像抖擞抖擞自己的精神,像是要使出全身的力气往上蹿。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稻子换上了华丽的金装,害羞地低着头。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正蹲田间一处,剖着土,然后不知从土里挖出什么东西放进了旁边的篮子里。走近一看,原来是冬薯,一个个紫红紫红的,看起来相当美味。
老爷爷带着南宫寒来到自家的田间,这里是种植了各种农作物,南宫寒来到一处小麦地,这里的小麦长得肥绿肥绿的,风一吹,便像是一湖子的绿水,美不胜收。
南宫寒从小生长在富贵家庭里,对吃的穿的从来不愁,更不会去想着自己平时吃的东西来自于哪里。今天看到这些农活,他才体会到了这背后的辛苦,满满田间的农作物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种出来的。
“老爷爷,怎么样才能种出这么出色的小麦?”
老爷爷蹲下身子,从带出来的背包里拿出了一把镰刀,“这小麦的种植也是讲求技术的,但首先还是要会选择高肥水地块,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要求土壤养分必须全面、充足,才能满足其高产栽培的需要,所以宜选择地力高、水浇条件好的地块。其次,注意适期晚播,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基本苗。要防止播量过大,造成后期管理被动,不过要防止倒伏。还有浇水也是要注意的,浇好灌浆水,对于增粒重,预防干热风有重要作用。天气干旱,运用麦黄水,有利于下茬套种,防止早衰。优质小麦很容易遭受病虫灾害,注意平时防治病虫害。”
“没想到种植小麦还有这么多学问。”难怪九州古诗里面记载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你也来试试收割小麦吧,看着觉得辛苦,但其实还是很有趣的。”老爷爷拿了一把镰刀给他,“来,先将小麦割下一把,再将其分成两段,扎成腰带样子,俗称‘打腰子’。然后将大捆小麦放入腰身中。用手将"腰子"紧旋转一周,形成半径为12厘米左右的小麦捆。将割好的小麦捆以10捆为单位组成一个穗头朝上杆尾朝下的圆锥形,然后在圆锥形的麦捆堆上戴一个穗头朝下杆尾朝上的帽子,帽子不仅是一种装饰,更重要的是发挥了避雨.防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