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雪虽然并不在乎这次的比试,但是她却想胜出比试,压制一下这些文人,给潘蓝提一个醒,她认为这些文人最近之所以闹得如此疯狂,很可能就是潘蓝的原因。
李菲雪笑吟吟地看着众人,道:“如今乃中秋月圆之日,如此良辰美景,诸位皆为文采出众之人,应以月吟诗一番,岂不妙哉?”
接着,李菲雪如盗版无须偿命一番,一首首以月有关的诗词纷纷而出,直接震撼全场。
什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什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什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等等这一切都被李菲雪以那悦耳的声音毫不吝惜的道了出来。
这一刻不要说苏青等人,就是从未读过书的贫苦百姓也是震惊不已(其实仅仅是看到别人安静才发呆的)。
一股浓浓地挫败感深深地扎进了苏青等人的心里。
这一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因为李菲雪那绝美的诗词已深入人心,让所有文人都神往不已。
这天过后,原本对李菲雪等人骂声一片的文人也羞愧的闭上了嘴巴,再也不敢多说李菲雪等人的不是。
而李菲雪的诗词也迅速的传遍天下,风靡全国,李菲雪更是被人推崇为‘天下第一才女’。就连当今圣上也知道了李菲雪的事情。
京师皇宫,御书房内。
御座上的大兴皇帝龙颜大悦,“哈哈,这李菲雪果真是个奇女子,才学非凡,所吟之诗词皆乃千古之妙也,那奇妙的上联更是引无数文豪尽折腰啊。”
而在下面的师育院院士张汉涛愣住了,多年以来他很少看到大兴皇帝能够如此开怀大笑。
大兴皇帝绝对是一个相当合格的帝王,帝王之术已是炉火纯青,他深知权力平衡之道,这些年来大华七院各分势力,表面上一脸和气,实则内地里却一直明争暗斗着,而大兴皇帝立于其中,对七院之间的斗争却是仿若不见,除非有那方力压一筹,他才悄无声息地化解掉。
所以这些年来,七院之势一直不相上下的维持着,而要破解这个僵局就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争取圣眷,只要皇上轻微一偏,完全可以在这七院平衡之时胜出一筹。
知道这一点的张汉涛自然是十分的兴奋,如今趁着其余六大院士都不在,张汉涛向前走了一步,躬身禀道:“皇上,李菲雪此人才学横溢,山雨州教使一职乃空缺之中,臣正打算让此人担当。”
“哦?如此甚好,如此人才仅仅城主一职着实可惜了,张爱卿为国纳士,劳苦功高。”大兴皇帝不由欣喜道,身为一位明君,这样的人才,自然很招见。
“陛下谬赞。”张汉涛不慌不忙的说道,眼里闪过一丝喜意。
出了御书房,张汉涛脚步立马急促了起来,飞快地离开了皇宫,一进入师育院马上就下令道:“带着本官的手令,马上赶往临火城,将手令交给临火城城主李菲雪,让她调离临火城,出任山雨州教使一职。”
看到张汉涛神情凝重,下属不敢怠慢,急忙领命赶往临火城。
李菲雪乃城主之职,属于国政院,而张汉涛趁国政院院士还没有反应过来,先一步将李菲雪揽于其下,这也算是一种争夺圣眷的手段。
此时张汉涛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皇上看中的人才,绝对不一般,至少能抢在其余六院之前将其收入彀中。
***********“大人,不好了,京师来人了。”王修远急匆匆地跑进李菲雪书房。
王修远一进书房,那神色匆忙之情随即一变,笑脸如花的对着李菲雪边上的宋玲点了点头。
这让李菲雪不禁暗自琢磨着两人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奸情,可前段时间不是闹得正欢着吗,莫非打出了感情,要不然原本宋玲那些跑腿的工作怎么都被王修远给接了下来?
李菲雪狠狠地鄙视着两人这畸形的恋情后,便问道:“京师来人?来什么人?在哪呢?”
“就在前殿,听说是带着师育院院士亲笔手令。”王修远不急不慢地说道。
“噗!”正在小饮浓茶的李菲雪突然喷了出来,急忙怒斥道:“你怎么不早说清楚些。”
李菲雪不顾形象地站了起来,直接就跑向前殿。
师育院院士乃朝廷一品大员,权势滔天,如今他传来手令,对李菲雪来说绝对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
从某方面来说,张汉涛的手令胜过圣旨,就好比之前李菲雪所接到的晋升城主的圣旨,虽然出自皇上之手,但是皇上也不过是根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