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翰帅军出关,不一日便到了灵宝西原。薛无痕和寻梅等人也是身着戎装,随军出关。
三声炮响,大军停了下来。此处是南靠山,北临黄河,是一个狭长的地带。哥舒翰率领十八万大军严阵以待。
安禄山的前部先锋是崔乾佑,正在等候。
由于地形狭长,哥舒翰临阵指挥不方便,就带领三万大军渡过黄河,派秦襄和尉迟北率领五万精兵为前部先锋,十万大军为主力,在后面接应。
哥舒翰一马当先,严阵以待。而对面崔乾佑率领的叛军不成阵势,都像极了一群散兵游勇。进退之间毫无纪律。
看到这个情形,哥舒翰不禁有些奇怪。安禄山的兵马就如此脓包么?
两军对敌,定然是难免一战。哥舒翰命令擂鼓。战场之上,闻鼓者进,闻金者退。三军将士看到叛军这样不成阵势,心下不免有些轻视,加上又缩在潼关这么久,一早便想出来一战。听到擂鼓之声,无一不是奋勇向前。
秦襄摆开双锏,道:“元帅,我去会会敌将!”
哥舒翰点点头,道:“去吧!”
秦襄双腿一夹,催动战马。口中喝道:“反贼,还不快快束手就缚!”
崔乾佑道:“来将通名!”秦襄马不停蹄,口称:“龙骑都尉秦襄便是!”说话之间,双锏已经挥舞了过来,声到人到,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崔乾佑使出铁板桥的功夫,整个身子贴着马背,堪堪避过这一锏。二马错蹬之际,崔乾佑舞动长枪,刺往秦襄后心。秦襄听到背后恶风不善,反手一挥,“当”的一声震开敌人的长枪。崔乾佑的手臂被震的酸麻,长枪“嗡嗡”作响。他心下暗道:“他娘的!传闻秦襄天生神力,果然名不虚传!”
他自知不是对手,虚晃一枪,纵马而逃。
哥舒翰见秦襄得胜,令旗一挥,三军将士便如潮水般涌了过去。顷刻之间,杀的敌军落花流水,丢盔弃甲。
哥舒翰哈哈大笑,“安禄山也不过如此!”他与安禄山素来不和,如今看到安禄山的兵马如此脓包,竟犯了兵家大忌,轻敌。他催动这兵马前进,势必要剿灭安禄山的前锋兵马!
秦襄劝道:“元帅,这必定是安禄山的诱敌之计,我想我等不可再追!”
哥舒翰沉吟片刻,想想也有道理,正要下令收兵,便听得崔乾佑大喊:“哥舒翰老儿,怎么停下来了,不敢上前了么?嘿嘿,秦襄武艺高强,我不是对手,可是对付你这个老儿,还是绰绰有余的!”
秦襄隐隐觉得大事不妙。果然哥舒翰气的胡须乱跳,叫道:“崔乾佑小儿,老夫东征西讨的时候,你还不晓得在哪,敢如此大言不惭,看老夫不拧下你的狗头!”
哥舒翰命令三军继续追击,他一马当先,将士们争先恐后。
可是,再追的一阵,道路越来越狭窄,崔乾佑突然停了下来,后面便是安禄山的精兵强将!
哥舒翰一下子便明白过来,果然中了诱敌之计!还没等他下令返回,山上便滚下来不计其数的石头、擂木。唐军一下子乱了阵脚,被砸死者不计其数,淹死在黄河里的军士也不在少数。
哥舒翰当机立断,此刻再往回冲不可能了,只有向前冲,突破崔乾佑的一队精兵,方有机会反败为胜。
哥舒翰下令军士将粮草车运到前面,以骏马拉着粮草车,往前冲锋。
这个办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下挡住了敌军的矢石。可是,崔乾佑已经想到了哥舒翰会出这一招,当即下令放火!
粮草车一下子烧了起来,加上六月夏天,东南风甚急。唐军被大火烧得大乱。自相踩踏而死者,不计其数。
薛无痕和寻梅他们都被浓烟冲散,各自为战。薛无痕一柄长剑霍霍展开,也不晓得斩杀了多少敌军,只杀的浑身是血,如同地狱厉鬼。
寻梅她们也都不轻松,都是杀的筋疲力竭,长剑上沾满了鲜血。
秦襄和尉迟北护着元帅哥舒翰杀出一条血路,突围而出。薛无痕也骑着马突围出来了,他见到秦襄,便着急的问道:“秦大哥,有没有看到寻梅他们?”
秦襄摇了摇头,道:“放心吧,弟妹武功高强,会没事的!”
薛无痕拨转马头,准备杀回去。秦襄赶忙阻止,道:“薛贤弟,不可莽撞!现在我等往回撤,后面有我军十万,重整兵马,杀他个措手不及!”
薛无痕一把甩开秦襄,道:“不行,我岂能丢下寻梅和远兮等人!”
他正要纵马疾奔,便看到寻梅出来,寻梅叫道:“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