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远兮看皇帝没有了雄心抱负,便拉住太子的马头,道:“太子殿下,既然陛下不肯留下,执意入蜀中,太子殿下应当带领大伙儿打击叛军,收复失地!”
太子李亨有些为难,道:“父皇远游,为人臣子,岂能不在旁边伺候?这不是大大的不孝么?”
杨远兮道:“太子殿下此言差矣!如今天下分崩离析,有识之士无不想打败叛军,还一个太平盛世。太子殿下身为储君,振臂一呼,天下必然响应。届时率领大伙儿收复两京,肃清海内,再接陛下回京,这不是最大的孝顺?难道太子殿下忍心看到大好河山沦陷胡虏之手?虽说蜀中险要,安禄山攻克不下。但万一安禄山烧了栈道,陛下和殿下岂不是被困蜀中,永无出头之日?那样的话,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唐的天下任人践踏,太子殿下于心何忍!”
薛无痕听到杨远兮一番慷慨陈词,不觉大点其头,附和道:“是啊!殿下应当登高一呼,打退叛军!”
太子望着薛无痕,道:“薛王叔也这样认为?”他知道,父皇叫他“薛贤弟”,他便要叫薛王叔了。
薛无痕重重地点头,道:“理当如此!”
秦襄也赶紧附和,“太子殿下,臣也以为理当如此!”
太子沉默,低头寻思计策。
大伙儿都眼睁睁的望着太子,只盼他发号施令。只要他下定决心,便立刻跟着干,日后打退安禄山再接陛下回京。哪怕不幸身亡,也胜过偏居一隅,窝囊的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