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军事委员的一声令下全国的军队都在往上海地区增援,整个中华大地顿时变得就像一个战争机器,四万万中国人民就像机器上的零部件在支撑着这个巨大的战争机器高速的运转,一时间整个中华大地上到处都是集结的部队,不仅仅是最精锐的中央军投入了战场,地方部队也在不断的往上海地区集结。中方部队的调动自然而然的瞒不住日方的眼睛,于是关于是否扩大中国事变的御前会议紧急的在日本东京天皇皇宫召开。
日本东京一场改变中日两国军事会议正在召开,参会的主要都是日本海军的高级将领,裕仁天皇坐在做高处一块帘布将他和参会的日方高级将领们隔开。在历史上日本的军事会议都是由天皇来主持的,但是日本天皇却很少在会议上讲话,在日方看来天皇就是神的化身,是不能轻易开口的,一旦开口就必须要执行,还有一点那就是天皇怕说错话尽一旦说错了什么明知是错的都不能改变,否则对天皇的权威是一种很大的挑战,所以在每一次召开御前军事会议天皇说的最多的就是“恩”、“好”、可以之类的话日方参会的主要是从上海前线急忙赶回来的日本海军第三舰队的司令官长谷川清、日本近卫首相、陆军大臣杉山元以及其他日本皇室成员。
裕仁天皇坐在最上方对坐在下面的参会人员说道:关于对支那事变的看法众爱卿可以积极的讨论。长谷川清作为上海掐前线的指挥官说道:支那军队对帝国的进攻十分猛烈,给在上海地区的皇大日本帝国的皇军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根据大量的情报显示支那军队大有增兵上海的迹象,但是帝国在上海只有几千人的海军陆战队,所以我建议咱们增兵上海刻不容缓。”
陆军大臣杉山元却说道:现在帝国不仅仅在上海地区陷入了苦战,在支那的华北同样也陷入了苦战,所以我建议帝国增兵华北才是上策。帝国在上海地区拥有着十分完备的军事工事以及最精锐的第三舰队,所以上海地区我们觉得并没有增兵的需求。”长谷川清看见自己的意见被反驳奈何自己的在职位又无法说什么只好的低着头不在说话。
其实在日本的军界中海军和陆军是一直不和的,最简单就是关于战略方面,日本陆军要求北上,日本海军要求南下,导致日本军队无法团结在一起作战。
就在这杉山元自以为天皇会批准增加华北方面的作战兵力时海军大臣永野修身走了进来。永野修身说道:“天皇陛下请原谅我的贸然进入,我想说的是杉山元君说的是十分的片面,上海是支那在远东的第一大城市,同时也是距离支那政府南京最近的一座城市如果一旦帝国在上海地区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那么就可以威胁到支那政府的统治地位,所以长谷将军说道是对的,我们海军坚决要求帝国增加在上海的作战力量。
此时杉山元已经气得脸色铁青,大有和永野修身争吵之势,近卫首相见状急忙的说道:关于帝国是否增兵上海还是增兵华北这还是有必要在讨论的,永野将军说的十分的在理,但是杉山元将军说的同样也是无可挑剔,现在我们就交给陛下来定夺吧。
裕仁天皇坐在帘子后面说道:具体的事情等等在考虑,现在退散会。”长谷川清此时已经气得脸铁青,自己在这里和那些陆军争论了半天就等到了一句等等在考虑。散会后永野修身找到了长谷川清拍着长谷川清的肩膀说道:就算没有陆军我们海军单独干也能把上海打回石器时代,放手去干吧!
南京陆天宇等人看着不断往上海集结的部队早已经是心急如焚,他走进通讯室拿起电话对接线员说道:给我接军部,电话那头传来了罗卓英将军的声音:小陆现在还不是时候,你放心到时候会有你们的仗打。陆天宇焦急的说道:“军长,现在全国的部队都在往上海开进,我们十八军什么时候上战场?
罗卓英不紧不慢的说了一句:等候军委会的通知陆天宇气的一把将电话挂掉,气呼呼的跑了出去,其实不仅仅是陆天宇着急上战场,罗卓英又何尝不想上战场呢?只是军委会给出的解释是:好钢用在刀刃上。
上海中方此时已经在上海的周围集结了约十万余兵力,而且都还是最精锐的中央军,上海方面的日军已经退缩到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内。已经连续几天都没有怎么睡觉的张治中目不转睛的看着地图说道:再加一把劲就能把小鬼子赶下海了。张治中回过身来看着在坐的将领们说道:现在到了最后的关头了,能不能赶鬼子下海就看你们的了。
孙元良说道:司令官几日以来的作战我们伤亡十分的惨重,能不能在休整一天在进攻?张治中怒道:鬼子会让我们休整吗?现在不仅是我们在拼命,日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