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派有重兵防守如果强攻伤亡不可谓不小,仗打到现在的地步日军大本营已经很惧怕再有更大的伤亡。日本和中国相比不同的是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就算伤亡再多中国很快的就会将缺口补上,但日本就不一样了日本毕竟是一个岛国所有的战略物资只能依靠进口,虽说日本现在有七千五百万人口预备役士兵也有两百余万但战场的时间是长久的,日本是不会仅仅局限于中国战场一旦再一次的扩大战争日军的这点兵力就会明显的赶到捉襟见肘。所以说日军只好在中国战场上减少伤亡。
军事会议上松井石根对从前线紧急抽调回来的各个师团长说道:“各位都是大日本皇军最优秀的将领,今天召集大家前来是和大家讨论一下是否继续攻打南京还是追击中国军队的溃兵。
在坐的师团长们都已经心知肚明,松井石根召集他们过来并不是和他们讨论而是通知他们,他们知道司令官已经是下定决心要攻打南京于是一个个的日军将领便就坡下驴的回答道:“进攻支那的首都。但是狄洲立兵却站起来反对的说道:“司令官阁下我认为现在进攻的支那的首都还为时尚早,毕竟支那在上海的几十万部队还没有被消灭,这些支那士兵势必会对以后的作战产生一定的威胁,所以我建议先期消灭支那的溃兵然后在做攻打南京的打算。十六师团师长中岛今朝吾也随声附和的说道:“我同意狄洲君的意见,贸然的进攻势必会影响以后的作战计划。”
让松井石根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两位手下竟然会反驳自己这着实让他有一点下不来台。但又不好直接反驳自己的手下,于是松井石根便干咳了两声然后说道:“这是武藤君制定的作战计划,我相信武藤君制定的作战计划是不会有什么错误的。”武藤章此时是有苦说不出,松井石根很明显要将矛头引到自己的身上。于是武藤章对狄洲立兵和中岛今朝吾说道:“两位将军这是经过司令部全体作战参谋制定的作战计划,这么完美的作战计划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无奈武藤章只好再一次的将矛头引向了别人。
松井石根见状觉得自己的计划很有可能会破产便做起了和事老,松井石根对狄洲立兵和中岛今朝吾说道:“两位将军如果没有什么疑问的话就执行吧,我希望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在支那首都南京把酒言欢。”
松井石根知道在拖下去攻打南京的计划注定会一拖再拖,到时候等到支那军队休整完毕要是在攻打南京就会有一定的难度。退一步说进一步扩大战场是经过陆军参谋本部的同意。松井石根也只是奉命行事。
自锡无锡失陷后中国军队放弃了锡澄防线,向常州经过浙赣边境的孝丰、宁国一带撤退。虽说日军各部正在积极备战攻打南京可并没有放弃对中国军队的追赶,十二月初中国军队一次的撤退到安徽宣城以西一带防御日军。
自从锡澄防线陷落后江阴要塞的守军成为了孤军。江阴位于太湖北段长江中下游平原下游是苏州、锡澄、常州金三角的核心并且扼守于长江的咽喉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早在三个月之前日军便对江阴发动了进攻,江阴会战也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一次罕见的陆海空三军立体化作战。国民政府也知道江阴的重要性,因此在江阴集结了中国海军的第一、第二舰队的全部军舰并抽调空军在苏州机场的全部作战飞机配合作作战。
中国海军此时在江阴集结了第一舰队、第二舰队全部作战力量。指挥第一舰队的是海军中将陈季良中将,指挥第二舰队的是曾以鼎中将,总指挥官的重任自然而然的便落到了中国海军总司令陈绍宽将军的肩上。
站在江阴要塞的边上陈绍宽看着停泊在江阴海面上破旧的军舰感慨的说道:“现如今不仅是陆军空军的兄弟在拼命我们海军同样也在拼命,无奈只能怪我们实力太小。”站在身边的陈季良说道:“司令海军虽然实力不如日军但是我们海军的兄弟们都抱着必死之心和日军作战,我们临死也要拉几个鬼子垫背。”
陈绍宽说的是对的,中日两国之间海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不是海军不拼命而是实力太小。但中国海军虽说实力弱小但海军将士们的报国之心一点都不比陆军还空军的差。于是经过许久的酝酿一场罕见的陆海空战役即将在江阴这个不起眼的地方爆发,中国海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了一道道海上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