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我国威,即使逃出国门,依然千里追杀
外敌入侵,我必走出国门,亮剑沙场抬头看看,犯我国威者,苍天放过谁都是一群热血男儿,有谁愿意放着大好的青春年华,抛弃身边的朋友,抛却最亲的家人,甘愿到这战火纷飞的地方,做着不为人知的地下工作?
当兵苦,当兵累,但是最起码有着军人的身份,家里人感到自豪。当军人为国牺牲的时候,我们可爱的人民会永远的记住他们。可是我们呢?可是他们呢!
同样是军人的身份,但是不得不隐姓埋名,甚至是在家人的咒骂声中,毅然踏出国门,奔赴隐形的战场。不敢回头,因为回头看见自己家人失望的眼神,便再也提不起远去的脚步。
战场无情,能活下来的,除了过硬的军事素质,必不可少的勇气,还要有着上天的眷顾。
或许,我们侥幸活了下来,十年、二十年之后,档案解封,我们可以约上三五个看得顺眼的人,在昏暗的灯光下,在外摆的大排档前,在一片嬉戏吵闹的环境中,拿着酒瓶,高声诉说着自己的光荣事迹。
老子曾经也是一名光荣的军人,老子也曾经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军功章,也得有老子的一半。
可是换来的,大多只能是奚落与嘲笑。
这小子又喝多了!
提着酒瓶,一口吹掉瓶中所有的酒,我们只能摇摇晃晃起身离席。
老子的经历你们不懂。
后悔吗?或许吧。但是如果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们仍然毫不犹豫的选择当初的选择。
这个国家,总得有人做出这样的牺牲,总得有人为了国家的安宁,做出个人的牺牲,不是吗?
为了心中的祖国,为了我们的家人,为了在祖国大地上所有勤劳朴实的人民,我们无怨无悔。
这是从小说中摘取的一段,觉得作为简介挺好的。
另外,下面的那些关于信仰的问题,纯粹个人见解,如果有某些地方冒犯到某些人了,那么对不起,最近没有打算改这个思想的准备写到这儿,突然想到了网上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人的信仰问题。
什么是信仰?百度百科给予的解释: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带有情感体验色彩,特别体现在宗教信仰上,极致甚至会丧失理智。
网上许多人说道中国人信仰缺失,说什么没有信仰做人就没有底线。我倒是有一点儿疑惑,我们从小、从父母那儿接受的启蒙教育是什么?我们从家庭、从学校、从社会上接受到的思想教育是什么?我们从小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什么?就因为个别人的行为就连带着批判所有中国人?难道某些人嘴里高喊着自己的信仰,背地里就没有做过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中国人一直敬天敬地敬鬼神,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很大一部分就是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准则,这难道不是我们的信仰吗?多数人身怀信仰不自知,却把这种精神刻在了挺直的脊梁上,这又比那些整天口中高喊着信仰的人境界如何?
孔子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或许让我们说,我们说不出口,但是当我们每做一件事情,自然会想到这些道德准则,《管子·牧民》中曾经提到过: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习总当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同样提到过:“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其中固然有君主为了控制自己的子民所制定的思想。“故不逾节,则上位安”。
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年,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每个人的心中都已经清清楚楚。
不断地有人攻击中国的传统文化,什么都是糟粕,应该废除,什么“三从四德”、“三寸金莲”之类的,从伦理道德到身体伤害,各个方面抨击中国传统文化。(提到三寸金莲,想到了高跟鞋,长时间穿高跟鞋也会对脚趾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个和三寸金莲又有什么区别?一个强制一个自愿?不都是为了当时的审美吗?)但是《论语》中曾经提到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种三省吾身已经不仅仅是对自身的三个方面的自省,现在更是引申到对传统文化的自省。过去的那些陋习、恶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