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雨过来。式子叔父,您看,这就是我收得的小徒儿,高雨。”高雨与高柔一回来,蔡邕就叫过高雨,对高宏说道。
“见过高爷爷。”高雨向高宏拜道。
高宏看向有礼有节的高雨,说道:“嗯,不错,不错,伯喈你倒是收得好徒儿。”
“劣徒自去岁洛阳起,随我共同患难,别的不说,这份孝心确实少有的。”
“嗯,不错,不错!”高宏笑着说道。
你倒是说点别的啊!听着高宏不住的一直说不错,高雨腹议道。
“听伯喈说你来自辽东,家传《鬼谷子》,不知对否?”高宏话风一转,向高雨问道。
呃,如果吉省现在属于辽东的话那我的确来自于辽东。“呃,没错。小子的确来自辽东。不过《鬼谷子》一书已经不在了。”
“这样啊。那你是否记得你祖上的名字?”高宏似是有些急切的问道。
蔡邕在一旁皱了皱眉,似是想到了什么,不过没有说话。
呃。。。我当然知道,不过那是我老爹,我爷爷,我太爷爷的名字,你又怎么可能知道。“我只记得我太爷爷叫高至。”既然是祖上,高雨就说出了自己太爷爷的名字。当然,别的老祖宗高雨也不知道名字。
“那他字什么?”高宏眼睛一亮,神情却显得更加急切。
这回就连高雨也看出事情有些不对劲。“我不知道我祖爷爷的字啊!我其实也没见过他,名还是我爷爷告诉我的。”
“这样啊。那你爷爷叫什么?”
“我爷爷叫高铎。”
“你父亲想必名中带个木字。”
“您怎么知道?”高雨心中范奇。这老先生不会是会算命吧?
“自然如此,你太爷爷名中泛土,你爷爷名中泛金,你父亲名中自然泛木。而你,则正好泛水。你这一脉,到你们这几辈就是这么泛的。”高宏听了笑道。
“我这一脉?什么意思啊?”高雨心中奇怪更甚。
“那《鬼谷子》,你爷爷想必和你说过,是你这一脉的祖上无意中从一商贩那里买下。因那商贩不知是何物,所以便宜了你那一脉。”高宏笑着说道。
那商贩认不认识《鬼谷子》这本书我不知道,但的确是我无意中从一盗版书摊上淘来的。高雨心道。
但话不能这么说:“的确,我爷爷是这么说过。”来到汉末,除了那些文言文高雨记下了不少外,再者就是脸皮变厚了。现在说谎话都不带脸红的。
高宏听后笑意更浓了:“呵呵,小雨啊,你到现在还没有明白吗?你那一脉正是从咱们陈留高家出去的啊。”
纳尼,什么情况?不会这么巧吧,我随便说了几句,就瞎猫碰上死耗子了。
“呃。。。。。。”高雨刚要说话,就听高宏继续说道:“当年王莽篡汉,天下大乱,我陈留高家受到波及,你这一脉,护着《鬼谷子》一书,逃离战乱,远遁辽东。我当年就听我祖父说过你这一脉到你祖爷爷这一辈名字中就泛土。”
要不是看着蔡邕点头,高雨甚至怀疑这高宏之所以这么说就是为了自己脑中的《鬼谷子》。蔡邕毕竟是历史大家,在流亡前就正在修《东观汉纪》,现在点了点头,想必错不了。不过,这也太狗血了吧!自己明明是一个东北人,楞是被他说成了河南人。现在就是想不承认都不行了,要不自己之前的解释就全部作废。
高雨沈默了,低下头,熟知历史的他自然明白陈留高家现在是一个大型家族,虽然黄巾之乱后衰败过,但随着高柔的崛起,高家又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以后的两晋,高家子弟是朝中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
高宏与蔡邕也不说话了,他们都以为是高雨认祖归宗,一时激动得不知道说些什么。
这时一个声音打破了僵局:“啥?爷爷你说这小子是咱们高家的人?”高柔的声音来的很及时。
“休要胡说,小雨这一脉,乃是咱们家的嫡系,为保咱们家的一些藏书不失,流落辽东,现在小雨得以回来,而且《鬼谷子》一书尚未流失。这是好事。要按照辈分来看你乃是小雨的堂兄,小雨历经苦难,只身从辽东逃到洛阳,心智上要比你强多了。你虽是堂兄,但很多方面你是要向小雨学习的。”
高柔撇了撇嘴,但心中还是挺佩服自己这个堂弟的,能从辽东逃到洛阳,高柔自问做不到。但说道向高雨学习,那是不可能的,就凭那几个什么脑筋急转弯,自己就要算计他几次才算完。
高雨现在已经完全愣住了,对面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