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了一会儿,答道:“如此,就在叨扰叔父一日了。”
“岂会,伯喈光临,乃寒舍之福。”
“不敢。”
。。。。。。
在蔡邕给高雨讲了加入世家的利害之后,高雨给陈留高家留下了《鬼谷子》一书,其实就是高雨口述,再由高家的人执笔抄写。包括《捭阖》,《反应》,《飞钳》等十二篇,其中《转丸》,《却乱》两篇在后世已失传,就是在如今人们也只是知道鬼谷十二篇,后两篇几乎无人知道,但高雨却知道,这也令高雨自己都感到奇怪,毕竟后世自己也没看过鬼谷后两篇,但如今却如数家珍。看来自己这个金手指还把纰漏给补全了!
蔡邕对高雨说加入了高家,大半原因还是高雨是蔡邕的弟子,还有就是高雨掌握着《鬼谷子》一书,否则即便你曾经是高家的嫡系,高宏也不会轻易就让你回归高家,毕竟你既然是嫡系,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竞争家主的位置,就会对如今高宏这一脉的嫡系产生威胁。
蔡邕说的这些高雨都知道,但将《鬼谷子》留给高家高雨却答应的很痛快,毕竟高雨觉得促进时代的进步就在于知识是否被广泛流传,虽然高雨觉得高家并不会将《鬼谷子》一书外传,但只要以后天下人都知道《鬼谷》,都看过《鬼谷》,那么世家之人就不会觉得《鬼谷》是什么珍稀的东西了。
好在《鬼谷子》一书字数并不是很多,世家之中也确实有着奇人,高雨只口述了一遍,高宏就说可以了,这令高雨感到惊奇。但在看到屏风后走出了一群人之后高雨释然了,要不高雨还以为高家也有人有着与自己同样的金手指呢,虽然这个金手指在如今看来还不是怎么管用。
高家也确实是干脆,第二天高宏就对高家的主干成员宣布高雨回归高家,按辈分来看,高雨在他们这一辈中排行第六,而高柔排行第二,高雨得叫高柔二哥。而大哥,就是当朝太傅司空袁逢之子袁绍的外甥高干。随后高宏宣布蔡邕收高柔为徒,最后说这两个人都会随着蔡邕前往江南游学。在高家,目前高宏是最高的辈分,其余人即便不是很愿意也不会说什么。就这样高柔成了高雨的“堂兄”,也成了高雨的师兄。
高柔不知道的是,原本历史上与蔡邕没有交集的他,因为高雨的原因阴差阳错的成为了蔡邕的弟子;而高柔更不知道的是原本汉末开始颠沛流离的他因为高雨的原因,免去了那一段经历,也因此原本历史上更擅长法理的高柔变得更善于阴谋诡计,其无耻程度更是直追高雨。后世甚至给将高家带上巅峰的二人冠以“高家二剑”的称号,一是因二人都擅长剑法,这二么。。。。。。
。。。。。。
“老师,终于到了!”高柔热泪盈眶,这一路上他已从从未出门的激动兴奋到如今的周身疲惫,这一切让他意识到自己还是年少气盛,不过这也让高柔感觉到自己比以前坚强了不少。最起码在面对高雨及秀儿蔡琰的言语打击时显得从容了不少。
蔡邕一行人到了吴郡,准备在吴郡周围找一地方定居。泰山羊氏也派人来帮助蔡邕,并给蔡邕打通了一些本地豪强的关系。无论在那个时代,人脉对于一个人来说总是最重要的,这一点高雨如今深以为然。即便自己不喜欢世家,但如今自己却莫名其妙的加入了世家,并且如今自己一行人还要靠本地世家的帮助。
不过令高雨感到奇怪的是泰山应该是在山东,那羊家是怎么派人来这么远帮助蔡邕的,世家的人的能量就这么大吗?
。。。。。。
“爹,这就是我们的新家吗?”蔡琰看着刚弄好的茅草屋说道。
“嗯,琰儿,恐怕我们得在这住上一段时间了。”蔡邕看向娘亲过早去世的蔡琰,有些歉意的说道。
“啥?不会吧!”高柔听到要在这茅草屋里住上可能是很长一段时间,怪叫道。
“那有本事你自己走回去呀。”蔡琰在一旁向高柔嘲讽道。
高柔比蔡琰大上一岁,但却被蔡琰嘲讽了一路,这让一向对自己嘴上功夫很自信的他备受打击。不过这一路来也让他熟悉了高雨三人的嘲讽套路,也习惯了不少。
“呃,正所谓天降降大任于斯人也。。。”
“行了,就说你不敢得了。”秀儿也帮着蔡琰继续嘲讽。
原本秀儿是不敢这么和大家说话的,但自从被王允认作义女,身份不同了,再加上蔡琰把她当做自己最好的玩伴,所以秀儿也越来越活泼起来。
见自己被两个小萝莉嘲讽,高柔感觉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就朝高雨说道:“喂,六弟,你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