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最终还是与周瑜分别了,周家的人只是路过,周瑜只是打听了蔡邕的住处,就匆匆与高雨等人分别。如果不是《渔樵问答》,或许周瑜根本不会与高雨等人见面,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原本历史上的周瑜不会与蔡邕有交集,又或者不会与蔡琰,高柔有交集,但一切都是因为高雨加上一首古琴曲,使周瑜又或者使高雨等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
高雨在江南度过了自己来到汉末之后的第二个新年。看着秀儿和蔡琰欢快的笑容,高雨不禁松开了最近一直皱着的眉头。
“雨弟弟,你今年怎么不弄那个什么春联啦?”蔡琰蹦蹦跳跳的来到高雨面前问道。
“春联?你不说我都要忘了。琰师姐,你可是小才女啊!怎么?你就不能自己出一副春联?”高雨笑道。
不远处,高柔似是听到了蔡琰说的话,就说道:“琰师妹,什么是春联?”
“春联你都不知道,你可笨死了。听好了,我给你讲一下我们去年在安阳时贴的对联。。。”蔡琰就将去年过年时贴的春联讲了出来,还把高雨说的对联的形式给大家主要是高柔讲了一遍。
“哦?有意思,没想到六弟你还有这么有趣的东西!怎么不早讲出来?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照着这个形式一起做春联,看谁做的好,谁做的好就用谁的。”
蔡琰听了眼前一亮,拍手叫道:“好主意,就这么办!秀儿你也来,咱们要把他们给比下去。”
“琰姐姐,我觉得我们是比不过雨弟弟的。”秀儿带着一丝童真说道。
“哎呀,你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以前不知道这个形式,现在知道了,还怕比不过他们?可惜了顾师兄不在,要不连他都要比下去。”蔡琰说道。
顾雍自然是回自己家族过年,在大家族中过年是一件很繁琐又很神圣的事情。
“可是我就是觉得我们比不过雨弟弟嘛。”秀儿小声的说道,却被高柔听见,不由得笑出声来。
蔡琰瞪了高柔一眼,高柔止住笑容,说道:“那好,我先来,今年是甲子鼠年,我出‘豕去春无限,鼠来岁有余’。”
“切,你这不还是照着雨弟弟去年的形式说的,而且字数还少了那么多。拜托,大家都长大一岁了,出点新花样好不好。”蔡琰继续着嘲讽。
高柔第一次对春联,原本对自己的作品挺满意,但经小蔡琰这么一说,脸涨得通红。“有本事,你对一个长的啊。”
“看我的,都说了春联要喜庆嘛,你的虽然对上了,但喜气不足,而且过于简单。还有啊,我可不喜欢老鼠。那我就出‘春光曙色兆甲岁,松韵清流庆子年’。怎么样,好吧!”说完之后,蔡琰得意洋洋的说道。
“好!琰儿对得好!”众人身后,传来蔡邕的叫好声。
“见过老师(爹爹)。”众人向蔡邕问好“嗯,你们接着对,不必多礼,我就是看看。”蔡邕笑呵呵的说道。
高雨看向蔡邕,想到:或许是琰师姐下联中的那句松韵清流让老师如此高兴吧,毕竟老师就是清流派的。
高柔见蔡邕出来了,叫道:“上把不算,我知道怎么对了,重来,我出。。。”高柔看向四周,如今的蔡邕住处的周围尚有几家老百姓,临近黄昏,百姓家的屋顶上升起袅袅炊烟,江南的春节是没有雪的,反而绿树常青,倒像是北方的晚春时节。高柔看着四周的景色,灵感一来:“有了,‘春风拂绿柳,灵鼠跳青松’。”
“好!小雨曾经说过,对联的简单之处再于就地取材并以周围所见加以描述,而这也是对联的难处,因为能很好的让别人明白自己想描述的东西是很难的。小柔你做的不错。”蔡邕对高柔所做的对联加以评价并夸奖了高柔,弄得高柔十分兴奋。只是那句“小柔”令高雨想发笑。
“爹爹,看我的,‘花香鸟语山村好,豕去祝福歌九州’。爹爹,怎么样?我厉害吧!”蔡琰有些邀功的向蔡邕说道。
“呵呵,琰儿当然厉害。”蔡邕笑呵呵的说道。
“爹爹,人家是认真的!”蔡琰有些不满的说道。
“爹爹也是认真的啊。”蔡邕也是笑道。对自己这个小女儿,蔡邕有着很大的愧疚,娘亲早逝不说,反而经常跟着自己四处漂泊,这令蔡邕感觉很对不起蔡琰。“琰儿的对联不输小柔,反而多了一分喜气。”
“真的?”蔡琰问道。
“当然是真的。”
蔡琰挑衅的看了看高柔。高柔不说话了,他也明白拼这方面,自己确实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