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精光。
“你们更不知道的是,此次南阳大捷。。。。。。”说着,蔡邕将高雨三人在南阳的表现向众人复述了一遍。
“伯喈你倒是收得好徒儿啊!”众人赞道。任谁收到高雨三人这样的徒儿都会收到众人艳羡。
“所以老夫觉得。此次被贬,倒是值了。”
此刻,即便是蔡邕面前这些以修身养性出身的儒家子弟都忍不住想打蔡邕一顿了。
“伯喈不如把高雨他们叫出来,让咱们看看如何?”张温忍不住说道。哼,难为不了你,我们还难为不了你的徒弟吗?
蔡邕显然是没想到这些,或者想到了也没在意,蔡邕可不认为那几个老头子能难为的了高雨三人。“好,来人,叫小雨他们过来。”
“是。”
。。。。。。
“老师,你找我们。”高雨看着蔡邕书房内的是几个老头,硬着头皮说道。说实话,高雨是实在不想和这些老家话打交道。之前与他们交流了一回,高雨就已经穷尽脑汁了,现在还不知道要发生什么呢。
不过高雨看向高柔和周瑜,他们两个倒是显得很兴奋。这令高雨颇显无奈。
“嗯,为师找你们,就是让这些老家伙们看看!”蔡邕得意的说道。
众人一阵无语。少顷,就听杨彪说道:“你叫周瑜,不知你父亲周异近来可好?”
“多谢大人关心,我父亲一切都好。”周瑜恭敬的答道。
“小高柔,不知式子叔父近来可好啊?”又有人问向高柔。反而是高雨,几乎无人理睬。当然,对此,高雨也不在意,反而是乐得清闲。
但高雨忽略了一个人,就是王允,王允一直在盯着高雨看,待看到大家问高柔和周瑜问的差不多了,王允问向高雨:“老夫倒是没想到,你竟然成长到这个地步,不得不承认,伯喈是个好老师啊!对了,我那义女秀儿可还好?”
高雨对王允的印象有了些许改观,由于《三国志》没有为蔡邕、王允这些东汉末期的名臣立传,所以高雨对王允的了解也不是很多,最多就是从《三国演义》上了解了一些。但演义上记载的可是三分真,七分假,故而高雨也不知道王允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然而如今,高雨通过蔡邕了解到,在黄巾之乱爆发的初期,王允就被灵帝重新征用,拜为豫州刺史,与尚爽、孔融等人讨伐豫州一带的黄巾军。王允更是征求了许多普通官兵的意见,制订了周密的作战方案,并亲自披挂上阵,连战连捷,彻底击溃豫州一带的黄巾军。而王允又搜到了张让的宾客与黄巾军私通的书信,王允怀疑张让与黄巾军私通,也不计较利害关系,就写成奏疏上奏给了灵帝。灵帝大怒,召张让进宫,张让却把罪名全推给了王允,说王允嫉妒陷害他,灵帝有意偏袒张让,于是,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但是却也因此,王允与十常侍之间就已经不死不休了。这件事又是清流派最近面对十常侍少有的胜利,所以,王允最近在朝廷中的威望很高。
而高雨知道这件事后很是震惊,如果不是秀儿的原因,高雨还是很佩服王允的。现在听了王允的问话,高雨答道:“回大人,秀儿姐还好,多谢大人关心。”
听了高雨的话,王允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嗯,任兄就这么一个女儿,你不能亏待了她。否则老夫也不会轻饶于你。哦,待会儿带我去看看她。”
“是。”
“高雨,听说那《封神演义》就是出自你口,不知对否?”
“是的,不过是闲暇之时我讲给琰师姐,秀儿姐她们听的。”
王允听了眼中异色更重:“哦,原来如此。那不知你家乡的那些小说家可还在否?”
“估计都已经仙逝了吧,当初,我回去找的时候,就都不在了。”
“这样啊,你也不必伤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这对你来说是磨砺也是考验。你当在伯喈手下专心学业,将来回报朝廷。”
“多谢大人教诲。”
“嗯,你把秀儿带来吧,老夫收她为女儿,还无人知晓呢。”
“呃,老夫不是早就知道了嘛。”这时蔡邕突然说了一句。
“呃。。。。。。”
众人大笑起来。
。。。。。。
“秀儿见过义父,见过众位叔伯。”秀儿向众人一礼说道。
“嗯,好。这就是任兄的女儿吧,秀儿,你可还记得我?”杨彪笑着说道。
秀儿看着杨彪,歪着小脑袋想了想:“秀儿不记得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