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请各位青年才俊前来举办这次诗会,想必大家都是清楚,一是为了选举出一些人才来为朝廷效力;二是小女已经及笄,近日来提亲者络绎不绝,但小女所愿嫁者,非当世少年英杰不属,故邕想借着这次机会选出一些青年俊杰与小女相识,至于谁会取得小女青睐,就要看他的本事了。”
蔡邕说毕,堂下众人都露出兴奋的神情,毕竟此次若是成了,可是爱情事业双丰收!尤其是卫仲道,高雨特意留意过他,长得很是俊俏,就是面色泛着一种不健康的白色。不过高雨又看了蔡琰一眼,发现她嘴角一抽,仿佛再说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嫁少年英杰了?高雨一笑,可马上高雨发现蔡琰瞪了自己一眼,随即指了指大堂,示意高雨赶紧出去。
蔡邕接着说道:“当然后者只是老夫在开玩笑。”可堂下众人显然没人当做玩笑。蔡邕接着说道:“好了,废话我就不多说了,今日就以冬、春为题做诗赋一篇,正好义真,公伟他们也都在这里,优劣我们自会判断。时间不限,好了,开始吧。”
随着蔡邕话音一落,众士子都开始苦思。刚找到墙角一坐位坐下的高雨一愣,这就开始了?怎么感觉跟后世的考试一样?不过,几篇诗赋就能选定人才了?这也太武断了吧!高雨再看着众士子,发现有的人还在苦思,有的人却眼神一亮,似是得到了佳句,随即奋笔疾书。高雨摇了摇头,这些的青年,又有几个能明白蔡邕他们的用心呢!不过冬、春名句,好像不是怎么好抄,呃,好写啊。
少顷,有才思敏捷者已得佳作,呈与蔡邕,蔡邕拿给皇甫嵩等人一同观看,边看边不住的点头,可是熟悉蔡邕的高雨却从蔡邕的眼神中看出了失望。
随即又有几人完成写作,叫人呈与蔡邕等人。蔡邕等人看过之后,也只是点头,不做言语。高雨摇了摇头,开始苦思自己该抄,咳咳,借鉴哪一名篇。突然高雨眼前一亮,有了主意,用自己这几日练成的堪堪入眼的书法一笔一划的写在面前的纸上。写完之后,吹干了墨迹,正要交上去,高雨忽然发现自己不远处有一人,大概一米七左右,圆脸,小眼睛,胡须很短,长得不是很好看但却给高雨一种威武的感觉。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长得看起来已经三十多岁了,却混在一群青年才子之中。
而他却深色坦然,也是刚刚吹干了自己纸上的墨迹,似乎看到了高雨在看自己,回头冲高雨笑了一下,随即叫人把自己刚写完的呈了上去,接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闭目养神。
这世上还有这么不要脸的人,高雨笑了一下,随即也叫人把自己刚写完的交了上去。回到自己的坐位上接着观察刚才那人,高雨总感觉此人不简单。那人似乎也感觉到了高雨的目光,睁开眼睛,又冲高雨笑了一下,起身,挪到了高雨的身边。
“小兄弟为何一直盯着我看?”那人问道。
“兄台年龄有多大了?”说着,高雨鄙夷的看了那人一眼。
那人也不以为意,笑道:“某今年三十有四,有什么问题吗?”
我靠,你还好意思问!“那个,你不觉得你年龄有些大吗?”高雨试探着问道。
“年龄大又有何妨,蔡小姐芳容,某有幸一见,惊为天人,再说此次公平竞争,伯喈先生也说了,才高者为胜,某自问不输那些青年才俊,如此良机,某又岂能错过?”
我靠,这脸皮也是可以了,你难道没听到老师说是青年,青年啊,大哥!“。。。。。。”高雨觉得自己已经说不出什么来形容面前这个极品了,索性不在理他。那人见状笑了笑,也不以为意,跟高雨有一句每一句的说着,基本就是那人再说,高雨在听。
不一会儿,众人都写完了,作品都呈给了蔡邕等人。堂上,蔡邕等人一个接着一个看过之后,俱都点头不说话。突然,就听王允说道:“咦,这人的作品不错!”
“谁的?给我看看。”蔡邕一把抢过来,看到:“《冬日行》?嗯。。。不错,不错,这人参加过战争?”蔡邕在一看署名,说道:“竟然是他!”
“谁啊?”众人问道。
“曹孟德!”
“咦?伯喈,你们看这篇。”
。。。。。。
堂上的众人在讨论着,而堂下的高雨不由得喷出一口水来:“啥?你就是曹操曹孟德?”
“正是曹某,莫非你听说过某?”曹操问道。
岂止是听过,你的大名我可是如雷贯耳呢!“那个,没听说过。”
“哈哈哈,你这小兄弟甚是有趣。”
有趣你妹!不过高雨看向曹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