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雨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董卓竟然来得这么快。这样一来自己来洛阳的目的就算彻底失败了,自己只是在未来的献帝面前露了个脸,然而这又有什么用呢。
“董卓?”蔡邕皱了皱眉,看了看高雨说道:“那董卓曾多次为朝廷立下战功,想来不会太过分吧。”
高雨很想说:老师您太天真了!不过高雨不敢这么说。“但愿如此。”高雨祈祷道。“不过那张让临死前说的话真的很是令人担心啊!”
蔡邕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不过董卓未到,袁绍等人的人马倒是先到了。见到刘辩。袁绍,曹操,淳于琼等人慌忙下马向刘辩请罪。接着车驾,君臣失声痛哭,但这其中有多少人是真心的那就不好说了。
果然车驾未走多远,远处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一支人马到来。不过汉帝这边因为高雨的缘故人马众多,也是不惧来军。
袁绍终究是个人物,策马而出,高声喝道:“来者何人?”
马蹄声起,一个满脸横肉的胖子眯着眼睛趾高气昂的策马而出,理都未理袁绍,傲慢的说道:“天子何在?”来人自然是董卓。
后面的刘辩见到董卓的样子,再看到董卓身后彪悍的人马,吓得说不出话来。一旁的高雨看到了刘辩的样子皱了皱眉:不是刚才还好好的嘛,董卓这胖子有那么可怕吗?
一旁的刘协看到了众人的表情,心中有气,正欲策马向前,何后早就看到了刘协的举动,先刘协一步策马而出,不悦的喝道:“哀家乃是当朝太后,来者何人?”何后多年在宫中,自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
董卓吃了一惊,不自觉的答道:“下官是西凉刺史董卓。”
何后冷冷的说道:“原来是你。你到这里干什么,是来救驾,还是来截驾?”何后自然是听明白了张让临死前说的那句话的意思。
董卓此时已经猜出众人簇拥着的那两个小孩就是汉帝与陈留王,口中应付何后道:“自然是来保驾的。”
“既然是保驾的,天子在此,为何不下马?”何后冷声说道。何后依然清晰的记得高雨刚才说的话,再联想到高雨之前所说的全部猜中,就连张让等人的逃跑路线都“猜”中了,何后自然是对董卓生不出好感来。
董卓被何后说的哑口无言,便下马迎接刘辩,刘辩此时反应过来,略微颤抖着安慰着董卓。董卓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当董卓听到何进与十常侍都已经死于非命时,眼中又露出喜色,一闪即逝。
一直站在董卓身后阴沉着一张脸不说话的文人模样打扮的人一直在偷偷的关注着刘辩身后的众人,待看到袁绍等人紧皱着的眉头,那人眼中杀机一闪,旋即低下头去,生怕别人看到他的眼神。
一旁的刘协一直都在看着董卓,他虽然没有看到那文士的眼神,但董卓眼中的喜意他还是看到了,刘协心中一凛,在联想到之前张让和高雨的话,哪里还不明白董卓的意思。
而高雨却恰恰相反,他观察的不是董卓,而是董卓身边的那个文士,高雨自然是猜到了那个文士就是董卓麾下目前的第一谋士,论狠毒不逊程昱和贾诩的李儒。由于高雨身材还小,又躲在暗处,故而李儒没有注意到高雨。
众人相见之后,董卓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陛下速速返回洛阳宫中,自有臣来保驾。”
“嗯。”刘辩应了一声,在董卓等人的簇拥下返回洛阳城宫中。检点宫中,死伤无数,一些物品损失惨重,更糟糕的是传国玉玺不见了。不过在何后等人的吩咐下,暂时压下了这个消息。
。。。。。。
此时回到蔡府的高雨私下叫过了一个家将问道:“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那家将答道:“回小主人,都已运到城外,只是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兄弟们目前人手不够。”
高雨想了想说道:“那就叫三百兄弟们一同回去,带不走的就先藏起来。我这里有那五百儒家剑士,无大碍的。”
“是。”看着那人走了下去,高雨眼中露出了兴奋之色。这时高柔和周瑜都迎了上来,对高雨说道:“润之,那件事办妥了?”
高雨打了个胜利的手势。高柔和周瑜见了脸上同样浮现出兴奋之色,高柔激动的说道:“太好了!六弟,那十常侍的积蓄到底有多少啊?”
“你小点声行不行,要是被老师听到了还不得扒了我们的皮啊。”周瑜急声说道。
高柔马上闭上了嘴。高雨低声说道:“不知道,但是我的家将来报,他们三百人根本就不够,得先藏起来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