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雨现在烦恼的就是这一点,没有足够的人手,又谈何去接收这广袤的草原呢!
高雨现在所犯愁的这个问题,自然是早就被诸葛亮给看了出来,在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诸葛亮找上了高雨。
“什么?你说你要留在这里三年?”高雨在听了诸葛亮的话之后不由得瞪大了双眼问道。
一旁的秀儿听了之后也是皱着绣眉说道:“小孔明,这里蛮荒之地,比之辽东都要差得远!在这里可要比在家中苦多了!你真的想好了?”
诸葛亮听罢说道:“老师,师娘,弟子早已考虑好了!就留在这里,至于三年,只是个保守估计的数字,但是弟子相信五年之内,弟子定能在短时间内暂时解决这些问题,为恩师平定中原争取时间!届时天下一统,北方的这些异族,老师再来对付,还不是手到擒来!”
高雨听罢不停的在脑海中思考着诸葛亮的话,看着诸葛亮眼里的坚定,高雨突然意识到,现在的诸葛亮未必就仅是需要耐下心来打磨性子,必要的实践也是必须的!这个时空的诸葛亮所学的知识要远比原本历史上的他多得多,如此多的知识只是单纯的塞入脑中的话可不行,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去践行!知行合一,唯有将这些知识都给贯通了,诸葛亮才可能超越原本历史上的他!
至于他的性子,高雨相信,在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并且都实践了之后,自然就会被打磨好。更何况,辽东书院之中还有不少被自己提出来但是未被践行的新知识,就是聪明如诸葛亮,对之也是一知半解,高雨相信,面对如此多未解的知识,诸葛亮的傲气是绝对不会存在的!
“说说你的想法吧!”高雨突然说道。
诸葛亮听高雨如此说不禁面色一喜,他知道高雨既然如此说了,就说明他已经同意了。
“老师,弟子想的是,现在我军北方的防线唯一的缺点就是人数过少的问题。但是显然,无论是并州、幽州还是辽东的子民,都不会愿意移民到这里来的。所以,弟子就像,与其慢慢发展人口,何不就地取民?”
“就地取民?”
“没错!”诸葛亮说道。“这些异族人之中,很显然,夹杂了不少的汉人!这些汉人都是仕途不得意,或者是对我大汉失去的信心才逃到异族这里的,而有些异族人也懂得利用这些汉人的智慧,借机发展。这一点对于我们来说,有缺点,也有优点。而在老师击溃了此次来犯的鲜卑,并杀了轲比能之后,优点就已经盖过缺点了!”
“说的更详细一些!”高雨继续说道。
诸葛亮继续眉飞色舞的说道:“那些汉人之所以会投靠异族,多是因为对大汉失去信心罢了,既然如此,那我们何不将他们失去的信心给他们找回来!弟子想的是,我们就效仿辽东早期的模式,汉胡不分,招纳这些异族,给与他们与汉人同等的待遇,并在这些异族之中设立官府,招降那些汉人为官,这样不仅可以平白多出了不少为我们效力的人才,也可以利用他们保我边境。当然了,仅仅是这种怀柔的政策是不够的,还需要武力的镇压!所以弟子才想着要留下来,跟着阎将军和两位田将军学习一番,同时也能为他们出谋划策!”
“对呀!”高雨听了诸葛亮的话之后不禁眼前一亮!汉胡融合,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
其实也不怪高雨没想到这一点,初入辽东之时,因为辽东人数过少,高雨才给刘备建议,用这种刚柔并济的方式融合当地少数民族,给与他们与汉人同等的待遇,这样几年后等他们适应了汉人舒适的生活之后,让他们反叛恐怕他们都不会这么做了。
在当时这一点起了很大的作用,少数民族骁勇善战的民风融入了汉民族之后,刘备正是靠着这一点渐渐地实力大涨的!但是也只适于当时,自从汜水关之战后,辽东彻底的步入了天下人的视线之内,辽东就再也不敢大张旗鼓的施行汉胡融合了。因为这个时期的汉人还是有着很强的民族自豪感的,辽东这么做虽然无可厚非,但是会被一些民族意识强的人才所鄙视的。所以从那以后,直至现在,刘备和高雨都没敢再施行这一政策。
但是现在的情况则不同,自己离开这里之后,不会有太多人关注这里的发展,他们只会关注这里的人是不是打了胜仗,是不是击退了异族。诸葛亮留在这里,一是可以暗里施行这个政策,二来也可以促进他自身的成长。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那好,我就同意你留在这里了!我辽东当初是怎么收融那些异族的,相信你在辽东学院之内都学到了,不要让我失望!”高雨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