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宦海飘零 > 31 年终考核

31 年终考核

不单如此,后来,当时一中要举办校史展览,收集资料,小胡竟然又通过丁保明的堂妹丁雅莉向丁保明收集他父亲的资料了,丁保明知道自己的父亲,原来一直是一中的一个锅炉工,还是临时岗位,这样的上校史展览明显不科学,这小胡不会是又安什么心吧。但念及父亲在一中工作过,去世多年还能被人记起,也不好拂了他的一番好意,就提供了一些零散的信息,后来,成文的资料让丁保明自己都感动和惊喜不已,撇开人品,小胡的文笔和煽情能力真的特别强,重点突出了父亲在文革时依然能顶住压力,保护教师的那点铮铮铁骨。这应该算是小胡向丁保明弥补在他母亲那件事情上的不悦吧。

丁保明觉得小胡就是一个懂得用笔来捞政治资本的世利文人。

赵桐说,小胡现在才来到宣传部不长时间,就已经成了骨干了,部里那么多的资料都是小胡一个人拿呢。

秦如义说,人才啊,实际上,不管现在人们多么痛恨用人制度的腐败,但那个单位都得有做工作的,在机关工作一是口才,二是文才,这两点是最重要的,工作要做,做了还得能说出来,能写出来,所以,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前途无量,也是赵部长慧眼识人啊。

小胡谦逊地说,秦乡长过奖了,我也是才从学校调过来,机关上的工作我实际上还在学习中。

如果没有和小胡以前的过往,小胡看起来还真是一个不错的小伙子,丁保明一时无语。

赵桐说,不是我,是宋部长英明,说起来,我家王建强因为小胡的事还不想让走呢,我还拉过后腿呢,出于学校这边的考虑,还不想让小胡过来呢。

向红和陈秘书忙着一一倒水,丁保明不想再把大家的视线集中在小胡身上,就回头对赵桐和向红说,“看到这些年轻人,就想起我们才毕业分配到单位的时候,可这一眨眼,我倒是老头了。我羡慕你们年轻人,一茬又一茬,你们这些年轻人也被又一批年轻人顶老了。”

赵桐说,“我们那里年轻了,我们都奔四了,老太婆了。”

秦如义说,没有吧,现在生活好了,人们普遍能看小十岁,那天我老婆还说,赵桐比咱们小多了吧,看起来人们真年轻。

赵桐一笑,这话爱听,但心里知道不一定是真话。

大家就一起笑了起来。

向红看赵桐和秦如义说话比丁保明随便,而秦如义对赵桐却有一种讨好和谄媚的感觉,尽管他在刻意地掩饰,但向红能感觉到他们之间的不对等。

他们是什么关系?应该是因为牛定川的缘故?赵桐和牛定川全宜城应该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的,丁保明自然不会例外的,但向红从丁保明身上却看不出这种感觉。

丁保明说,“现在的年轻人学历高,素质高,条件好,毕业了工作环境也好。我们一毕业就分配到了山沟沟里,一呆就是多少年,关键是那时候没网没车,道路也不好走,从顺水要是回城里,搭老百姓的手扶拖拉机,搭一段走一段,得走整整一天。到了单位,天天就对着大山发呆,没电视,没网,那时就盼有工作,有工作就有事干了,不然时间没办法打发!向红你那时虽然也是分配到了下坡,但条件就好多了,起码交通要好,现在象这些年轻人多好,一毕业就分配到大机关,跟着领导锻炼,机会也多,平台也大,前途无量啊。”

小胡恭恭敬敬地听着,不时地点点头,流露出一种同龄人少有的成熟。

丁保明说,“赵部长,检查考核我们完全按照县委的要求,按照你的安排进行。我已经事先安排过乡长和薛书记、向红他们了,一切听从你的安排,你好好给指导一下,帮助我们提高提高,虽然顺水自然条件不太好,是个小乡镇,但我们党委、政府一班人还是做了大量的工作,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不足的地方一定要请考核组,请赵部长给我们指出来。中午在咱这里吃饭,我是不能陪你们了,牛书记让我下午去他办公室,一会儿开会时,我先安排一下,就得下去了,要不时间赶不及”。

赵桐忙说,“你忙吧,乡长和我老同学在就行了。”

丁保明说,“明年夏天的时候和咱们这些年轻同志带家人上来避暑,这儿冬天没什么,夏天可真是一个凉快呀。”

丁保明象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还有一件事,现在是早了点,但早有早的好处,我的小闺女要上初中,到时还得王校长关照呀。”

赵桐说,“五年级呀?跟我家一个年级,还有向红家的,后年升初中,你这预防针打得太早了。”

丁保明说,“先排号,先排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