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如义决定不能错失这样的一次机会,他出来时间不会太长,这次恰好又是他一个人,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怎么能错过。
他镇定了一下,看了一下表,不到十点,这时打电话还不算太晚,而且还是工作上的事,在乡镇工作的肖志鹏应该也知道,乡镇工作那有什么早晚,他一定不会怀疑。
秦如义拨通了向红的电话。
向红吧,明天上午召开旅游管理委员会会议,临时决定的。
向红在那头依然喂喂的,秦如义清楚地听到她的声音,他在心里笑,这个鬼东西,一定是在躲肖志鹏。
过了一会儿,向红说,我能听见了,你再说一遍。
秦如义说,明天晚上,我在西州的希尔顿宾馆等你。
第二天一早,秦如义就加紧赶路,老垫庄到西州不过150公里,按照地图指引,他沿着国道一路向南,行驶了100多公里,他觉得快到老垫庄了。
华西是旅游大省,一路上,他从国道上留意着大大小小的旅游景区标志,所以,他一路走,一路看,走了将近三十公里,也没有看到老垫庄的图标。
一看地图,已经错过了拐弯的地方,为了确认,他就停车问人,那人说,早过了,应该在前边就下,你起码多走了二十五公里。
一路折返,一路问人,终于看到了那一片青砖灰瓦的古建筑。
车驶入村道,道路很宽,看起来是拓宽不久的,但道路上却沾满了泥钉,车行驶在上面,有些小颠簸,道路两边的草丛里,到处飘着废弃的红红白白的塑料袋,看起来很久没有人清洁打扫了。
秦如义的心就有些沉,现在正是农历四月,春暖花开,不冷不热的季节,这样的时分,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正是旅游旺季,各地景区游人如织,老垫庄的管理者怎么如此不勤于经营,要知道,旅游景区的形象与卫生是第一位的,才进入景区道路,就看到这样的场景,让人很不舒服。
看到老垫庄的牌楼,这牌楼与遍布全国各地的仿古式的牌楼没有什么两样,倒是老垫庄三个字看起来遒劲有力,还有些康熙皇帝御笔的风范,秦如义细看,莫不是真是皇帝手迹?想想这位皇帝在西州好象也没什么典故,清朝的皇帝不是都爱往南边走吗?细看是却是卞建国,叫建国的,一定是现代人了,说不定是那位领导的题字吧,有的领导就象那滥情的人处处留情一样,他喜欢处处题字。
秦如义看到了一个停车的指路牌,一路开过去,却傻眼了,偌大的停车场,空空荡荡,一辆车也没有,再看入口处,横七竖八在拦着碗口粗的树枝,显然,这儿不让停车了。
这老垫庄景区难道连一辆来旅游的车都没有?这景区发生了什么事?
秦如义只能继续往前走,马上就看到了青砖铺地,两旁清一色仿古建筑的一条街,街上也是冷冷清清。偶尔能看到一两个骑着自行车的本地人,街道两边,挂在商铺门口的那种仿古的旗帘迎风飘卷,有的已经被风撕成了一条条,依稀可见上面的酒、茶等字样,店铺门户紧闭,门口留下的一次性饭盒等提醒着这里也曾经有过人烟。
旅游说到底最关键的就是人气,这被丁教授津津乐道的成功案例怎么就萧条飘零至此?
秦如义再一次拿出那册印刷精美的关于桑梓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宣传手册。2008年成功地策划并运作老垫庄风情小镇旅游项目,当年接待游客人数就达到50万人次。如果是2008年运行的,这才两年时间啊。
秦如义突然特别沮丧,就象看到顺水若干年后的情景一样,实际上,在来老垫庄的路上,他的内心是忐忑的,他曾经试图在网上找到老垫庄的资料,但关于老垫庄旅游盛况的资料还真有,但都是以前的,近一年来没有什么消息,他真希望看到老垫庄风风火火,因为顺水也要经过丁教授之手整体包装,就目前的情况,实际上他是别无选择,丁教授就是唯一了,所以,他希望丁教授是成功的,至少,除了他是大学的教授,牛定川的同事,桑梓公司的运营总监,中国旅游小镇研究发展协会常务理事外,旅游规划师以外,让生机勃勃的成功案例,让他把顺水放心地交给他有一份心理上的保障。
看来,害怕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老垫庄在经历了短短的繁华之后,已经萧条,衰落。
青砖的路上一层厚厚的尘土,两边的建筑是那种一看就是很山寨的建筑,机制的青砖,白白的砖间缝,这就是大江南北古镇都有的明清商业街,说实话,这样的模式都是复制拷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