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保明诚惶诚恐,实际上,他是一个不善交际之人,也觉得自己是个无趣之人,跟领导接触也是有事说事,完事走人,遇到今天的事,就越怕冷场,接待领导虽就怕冷场,而且冷场是肯定的,本身领导和下属就不对等,下属自然不敢随意挑起话题,话语权在领导这边,谈话只有气氛随意而活跃了,才能有源源不断的话题,才不会冷场,领导自有压人一等的威严与份量,谈话怎么能随意,所以,领导出门,身边浩浩荡荡,除了前呼后拥,场面盛大排场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其中不乏能说会道之人,一人就能带起气氛,总有一个话题,有人一说,有人附和,领导说到高兴处,大家陪着笑几声,所以才能气氛融洽,请领导也心情舒畅,这样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牛定川一看秦如义不在,心中就有了几分的不悦,有人恃宠而骄,说得就是你秦如义这样的人,仗着领导对你的偏爱,竟然不将领导放在眼里,连起码的礼仪都没有了,他怎么会不知道自己今天要来?还到东州谈什么旅游开发,如若是这样的话,更不象话,旅游开发的事你直接向我负责,为什么没有向我及时汇报?真以为自己挂了个旅游开发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的职务就是独立王国了?
人说高处不胜寒,那个领导身边能没有几个关键时刻坚定不移地站在你身边,能为你扛事,能维护你权威的人?这些人能在你迷茫时给你出谋划策,能在你失落时和你说几句知心话,能在你得意时让你清醒清醒?而且不恃宠而骄,不功高盖主,原则性强,形象正面,做事张驰有度,有底线。
秦如义就是这样的人,这也是牛定川在暗中欣赏秦如义的重要因素,虽然秦如义始终觉得牛定川若即若离,没有把自己划为亲信,但牛定川对他的信任与支持实际上是不动声色,直到将旅游的大任降到他的头上,秦如义才感到领导后一片苦心。
所以,因为志趣相合,才会成为亲信,才会得到器重,所以就老想将他看在眼里.,一旦看不到,心里就加了一分的怪意,这也是所谓的因爱生恨吧,这在上下级之间也是常有的事,领导偏爱的人,眼里只有他,走到那里看不到他心里就觉得少了什么,虽说对外人说起来肯定老是偏袒着他,但在心里却多怪了几份,怪自己想见他时却见不到,想用他时却不在身边。
牛定川此次来心中有事,却只能跟秦如义说,自然跟丁保明就无话,丁保明心里拘谨,说出来的话自然干涩少味。
顺水十多个班子成员中,心头还有一丝念想的,想着向上爬的自然也紧随身后,围在身边,图着在领导眼前混个眼熟,也有人雄心勃勃,将自己认为有见地,长时间酝酿成熟的见解说出来,好引起领导的注意。也乡里的班子成员,作为最基层的有级别的领导干部,见个县委书记比不上登天,但也是难上加难,级别就不够直接见面见县委?书记的层次,所以,作为贫困乡镇的顺水,县委书记轻车简从,大驾光临,能和大家见个面,坐下来说会儿话,听听大家的意见,自然是个难得的好时机,必定抓?住不放;
而那些木已成舟,觉得自己车到码头船到岸的,死猪不怕开火烫的人,则已经脾气古怪,这些人越是大的领导,他眼里越不鸟,认为自己老牛皮一个,谁能把我怎么样,而且无欲则刚,我不求着人什么,自然在什么人面前也腰板挺得直直的,知道是牛定川来了,干脆照面都不打,跟领导说句话都觉得累,是个负担,没有必要,不如在自己屋里躺躺舒服。王守仁是这样,向红也是这样,尤其是向红,丁保明也不知道她在不在乡里,打了几次电话都没有接,王守仁呢,自然是阴阳怪气,丁保明也不想多招惹他。
一冷了场,丁保明就感觉到这次接待有些势单力薄,尽管自己做了好多准备,但总感觉到冷场太多,牛定川不是太满意,后悔自己没有将秦如义招回来,起码,他和秦如义能你一句,我一句,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牛定川对顺水?的看法自然就不一样了。
牛定川自然知道围着自己的人是什么想法,县委书记直接管着干部,但最发愁的就是和干部的直接接触,这干部当然指的是除了一把手以外的科级干部,一把手因为工作需要,一般的汇报安排工作,自然与县委书记的接触是必要的,但这些副职以下的科级干部,一般见不到领导,一看到县委书记,恨不得将陈年的欲望都提出来,有的还相当的奇葩与极端,让领导下不了台的也有,所以,牛定川虽然表面平和,但实际上避之不及。
当然,也不排除这样的考察调研中能发现人才,象小胡就是牛定川在一次宣传活动中发现的,才情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