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结果是,秦如义功利了,谁说秦如义与雷红梅的结合单纯的就是因为爱情,而没有其它的因素呢?如果雷红梅家没有一个那样显赫的家族企业,或许,他们三个人的故事将会重写,李阳有足够的自信,这自信来自于他们在食堂里端着一碗饭相互寻找时的那份默契,来自于她一次次在食堂里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小炒肉倒到他碗里时他眼里流露出的那一抹温情与感动,来自于他给她讲自己的故事时二人共同流出的泪水与动人的沉默。
后来秦如义渐渐地不来食堂吃饭了,宜城机关食堂的伙食还是相当好的,中午吃面条时,除了大锅菜外,每人还给一小盘刚出锅的热乎乎香喷喷的小炒肉作浇头,李阳每天将那盘小炒肉留着,等着秦如义。秦如义有些不好意思了,李阳就说她实际上不爱吃肉。看着那一小盘小炒肉,就想起她在秦如义面前说过的话,她真的对着那盘小炒肉没了胃口。
而雷红梅一般不大回去,每当回到宿舍的时候,则总是在她面前提起自己和秦如义在一起看电影的事,她多长了一个心眼,有一次就问秦如义,秦如义躲闪着说没有,她心存幻想,觉得雷红梅是在阻断她的想法,她觉得事情的发展不是雷红梅说的,她依然有希望,直到有一天,她看到秦如义与雷红梅亲亲热热地从电影院出来,虽然比她所说了晚了几天,但他们还是一起去看电影了。在小小的宜城,那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在外正式宣布了他们的恋爱关系。
所以,她认为,即使被称为无条件的爱的爱情,也不是绝对纯粹的,也是不公平的,她与雷红梅之间差着一份可以使秦如义少奋斗多少年的优厚的资产,这对于出生贫寒,在县城没有一个立足之地的人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诱惑了,相比较起来,她准备着与秦如义白手起家、“二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牺牲与悲情显得多么苍白无力和没有说服力,而且,雷红梅本他年轻漂亮,如果说爱情是怦然心动的纯精神的情感碰撞的话,那么婚姻就多少带有物质的权衡了,无疑,与她相较,雷红梅更具有优势与竞争力。
李阳眼睁睁地看着雷红梅夺去了她的事业,她的爱情,那是她人生最灰暗的时期,她想起了一个人的悲剧,那就是她的姑姑。
她小的时候,经常就能听到姑姑一个人在偷偷叹气,她就问姑姑,“姑姑,谁惹你不高兴了?”
姑姑不说,她就问父亲,父亲说,“除了她惹人,谁敢惹她?”姑姑也是远近闻名的厉害人。
但她依然问了几次,姑姑有一次脱口而出,“北京的那个人惹姑姑不高兴了。”
等她大了,把这句话说出来问姑姑的时候,姑姑说,“俺娃大了,一定要去北京,北京有惹姑姑生气的那个人。”
等她渐渐长大了,有了自己感情上的忧郁与困扰时,她明白,在遥不可及的北京,有着姑姑那一份无法实现的爱情,冥冥之中,她觉得姑姑这份未了的情缘极有可能拯救她。
因为姑姑说过,北京都是大人物。
等到她真的找到了那个大人物,她才知道,姑姑的爱情也是不公平的,她一辈子扶养着和别人偷偷生下的孩子,含辛茹苦,忍气吞声,对方却浑然不知。如果不是李阳,她可能会将这一份牺牲带进坟墓也无人知晓。
卑微的人爱得也卑微,所以她觉得,自己必须自强,起码能为自己争得一份有资格去将爱情变成婚姻的物质保障。
如今,这一份保障早就有了,但感情呢?又在那里?
李阳低着头,脑子里满满都是胡思乱想,说起来也是奇怪,一回到宜城,尤其是遇到故人,自己就无法从过去解脱出来,李阳心想,自己真的是老了,老人就都喜欢怀旧。
才进大厅,冷不丁一抬头,险些就和一个人撞上,把李阳吓了一跳。
“李姐?”秦如义一看是李阳,脸上掠过那么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自然,也只有李阳才能从他的脸上看出那点稍逊即逝的难堪来。
李阳一眼看住了他,这一路上,心中无限的遗憾都围绕着他,也似乎才想明白了,自己一生的悲剧都是他造成的,尤其是看到了向红,更是一种无名的火一下串了起来,现在,秦如义突然就出现在面前,心中的那种醋意和哀怨就一齐涌了上来,这是她从来没有在秦如义面前表现过的情绪,此时,她无法掩饰,凌厉的目光似乎要把他的那层伪装要剥下来。
秦如义被看得不自然了,只有李阳才能这样挑衅而肆无忌惮,“我不以为姐你也来这里,再说,是姐你不让我送你的。我可是愿意鞍前马后为姐效劳的。”
秦如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