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秦如义奇怪的是,李阳的胸脯早已没有了那时的摇摇欲坠的感觉,而是更加的精巧匀称,浑然天成,她的一切都洋气时尚高贵起来了。
那一笑,让秦如义觉得,这时的李阳是用来让男人爱的,那时的李阳是让人来敬仰的,尽管美艳动人,但却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凛然感,尤其是自己心理上的那种仰视感。
也许,以前的她是战士,在达到目标的漫漫征程中斗志昂扬,披荆斩棘,一直不敢松懈,一笑一颦,一举一动,自然有她更多的目的与功利在里面;今天的她目标达到了,她是胜利者,所以,此时,是她难得的平和而安宁的时候,她自然是平和的,一个没有欲望,卸下盔甲,单纯而自然的女人是最美丽可亲的。
但李阳会是一个没有欲望的女人吗?
不应该是。
如果是,她就不会煞费苦心,坐到这里,她心中的雄心与野心已经如熊熊烈火,怎么会随便熄灭,没有欲望的火焰的李阳还会是李阳?
现在,成功地会到了宜城的主席台上,只不过是她一个阶段性的胜利而已,一个暂时的平台期,一个喘口气,歇歇脚的地方。
反倒是权力这个东西一旦到手,将她放到了另一个位置,定会让她看到更多的风光,经历更多的诱惑。
欲望与权力的结合绝对是一个错误而危险的婚姻。现在很不幸地降落在了李阳的身上。
秦如义看着她甜蜜而满足平和的样子,心里一阵不安,实际上,当他知道李阳竟然回宜城任职时,而且是如此重要的职务时,他也是瞠目结舌,在心里惊叹李阳的过人之处,李阳的升官史,在宜城就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啊,可以说是化腐朽为神奇,这让宜城那么多一直以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至今还在科员、副科级的位置上苦苦坚守的人怎么看?虽然李阳的履历完美得无懈可击,也以游击队员的身份完美地几个地方切换着,而且工作也一直是来无踪去无影的招商引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心中的疑惑,这是两回事,虽说写在纸上的是证据,但人们心中也更有一本帐,而且以李阳的知名度,在宜城尤其是在宜城的政界更是无人不晓,因为李阳太出色,太优秀了,这样的人某种程度上是透明人。这倒不如一直默默无闻突然早晨出来的人,大家不知道她这么多年干什么去了,倒是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了。秦如义自己当初回到顺水任乡长时,心中也是这般的忐忑过,但与李阳这步大胆而激进的走棋,角色如此大幅度的转换比起来,自己一个小小的正科级乡长简直就是太小儿科了。
这种不安来自于对李阳的担心,他知道李阳与关部长的关系,以关部长一个老组织工作者的为人之老道,办事之稳妥,竟也为了李阳如此暗渡陈仓,铤而走险,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嗅到这样做对于李阳的危险性?
也许就是那张看似无懈可击的履历让关部长有了这样的底气。
看来,再沉着冷静的人,一旦掺杂强烈的个人情感,就会蒙蔽住理智的灵魂。
秦如义觉得,如果他是关部长,李阳愿意归来,她最理想的职务就是丁保明的那个职务,政协副主席。
与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相比,一个县政协副主席的职务不显山不露水,犹如开在墙角的花,艳丽而不耀眼,长期经商,一天班也没有上过的李阳,那倒是是个韬光养晦的好地方,是最好的过度性岗位,再过二年,再上现在的位置,就会有较强的说服力。
显然,李阳不愿意沉寂,她耐不住那样的寂寞与冷清。
而且,按照上级对宜城班子的安排格局,在秦如义看来,以李阳的野心,就现在的局势看来,她意并不在此,她在意的位置更高,权力更大,她想坐在县长位置上,取代年龄快到而且外界说法颇多的县长杜思坤。
秦如义在听到李阳与杜思坤的任命时就猜到了这一层,这也是这次宜城没有调整县长的用意所在,杜思坤,仅有两年就到站而且身上背负着不少问题的宜城县长,是在为李阳占着那个位置。
他甚至想,也许关部长和李阳在这次安排上还是退了一步,保守了一点,以她正处级的职级,以她广泛的人脉,卓越的社交公交能力,她即使是上宜城的代理县长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因为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权力也正是肆无忌惮,极度膨胀的时刻,没有什么不可能,没有什么不合乎情理。
杜思坤不知道是否有感知,这相当于大房未死,二房早已肆无忌惮地明铺暗盖,虎视耽耽,只等着你把那口气咽下,杜思坤坐在那个位置上,是不是时时如坐针毡、度日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