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起,在下山东济南辛弃疾!”
这个年轻人平平淡淡地将自己的名字说出,我却心里不由一惊。我靠,这两天这是怎么了?昨夜刚刚遇见了时迁,就在刚才结识了武松,想不到现在老子居然又碰到了这位传奇英雄。历史上记载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他既是一位伟大的词人,更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二十一岁,辛弃疾就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顺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辛弃疾的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针对性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可惜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多次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18年。晚年韩胄当政,一度起用,但可惜不久病卒。他的人如其词,热情洋溢、慷慨豪放。他的作品多浸透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也不乏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愤。
果然不是一般人啊。想不到我转世而来,这历史已经因为我的到来而渐渐发生了变化。就拿这个辛弃疾来说,这可是一个文武全才的人才。既然上天让他提起出世而且又为老子所知,那可坚决不能放过。想到这里,我不由恭敬道:“原来是辛弃疾大人,下官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啊。不知大人可否有空闲,宋江愿和大人一起谈谈这治国为官造福百姓之道。”
辛弃疾闻言,双眼中又是精光一现,嘴里却说道:“宋大人太客气了。你我今日既然相识,他日定当有缘得见。在下此去滁州赴任,公务在身,不敢耽搁,他日若有缘相见,我们再好好一叙,如何?”看来今日是没有机会了,他有事情在身,我又何况不是,既然如此,那就只好等待下次了。
想到这里,我喊过燕青,取出一些金银,交与武松道:“武壮士,这些是宋某的一点心意,带在路上,也好有个照应。”一旁的辛弃疾看了,笑道:“既然是宋大人的一片心意,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武松,收起来吧。”
和我拱拱手,他们一行骑着几片快马绝尘而去。看着日头也有些高了,我着急地对师爷和燕青说道:“我们也快走吧,迟了可就不好了。”翻身上马的时候,我的心里都是一阵激动,奶奶的,辛弃疾,你等着,总有一天我要将你招之麾下的。与大金、大辽的作战可少不了你这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