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窥明者 > 第七章:郡主

第七章:郡主

“臭小子,连我都不认识了,本郡??????本公子曾救过你一命,几天不见就忘记了。”

李斌才恍然大悟,原来古代女人都爱女扮男装是因为古人有脸有面的人家,接受封建礼教读的书是《女四书》,妇女不宜出门见于世人,不然视为伤风败俗。他急忙拿出200两银子分给两兄弟说:“我遇见恩人,你们先行一步,日后再约。”典型的见色忘义之人。

“对不起,怠慢郡主请恕罪。”

“这还差不多,算了看你可怜原谅你了,哎,京城哪有好玩的地方?”

“这个我也不十分清楚,平常我也只逛逛赌场,妓??????鸡场什么的。”

“鸡场是什么地方?”

“就是斗鸡场所。”

“你怎么就知道赌啊,不会玩点文雅的?东城有菊花观赏我们去看看。”小郡主皱着眉头,李斌的形象在她心里一落天丈,看似文质彬彬,挺儒雅的人怎么一肚子草。李斌只有把钱送回家后陪郡主赏花。

菊花古人又称黄花,因为当时品种稀少,大多是黄色,有诗为证;“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如今菊花已经达到三千多品种,不能说黄花了。

两人来到东城远远看见一片金灿灿的景象,不知什么人在此栽了怎么多菊花。郡主一边走一边吟诗:“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惊煞。要兴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你说是谁写的诗?”

李斌微微一笑这可难不倒他:“是你老祖宗开国皇帝朱太祖(即朱元璋)写的呗。”

“哎,你还懂点诗文么。能不能照此景作一首?”

李斌想了想明前咏菊的诗词已经作绝,所以后人没有什么名句,只有清末高旭的《对菊感赋》倒很有名,但赋不是诗词,此翻景象联系与郡主的相识有一首朱老总诗倒是适合,当即念道:“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且朎郡主(和平)共处日,愿将菊洒解前仇。”此诗把和平改郡主,借咏菊描写郡主的美貌,暗示化解郑贵妃弟弟的死,可以说有景,有情,有人的美三位一体结合的恰到好处。

“没想到军伍世家还能作诗,而且是给我作的,临时发挥都这么好,可以赶上曹直的七步诗了。”

“不敢,不敢小生只是随口胡诌当不得真。”

“夸你倒酸起来了,我回去拿给皇嫂看,算你立一功。”当郑贵妃看过李斌作的诗说:“看不出李家军伍出身倒出了个秀才,皇妹,你让他考入进士我跟皇上说情让你嫁给他。”

郡主低头羞涩道:“我又没说要嫁给他。”说完就跑开了。

不知情的李斌给了嫂子500两银子,其余藏在隐秘处,想着玩蛐蛐是不行了,极品可遇不可求,古人都奉神信鬼的,何不在这方面施展点小伎俩。一可以取得美人的好感。二在社会上争得些名声。

出去采集许多菊花花芯阴干,研成末留着备用。又用鸡蛋一个,去清存黄放入莲籽七枚一起搅匀,把它封死放入鸡窝里。这都是李斌在现代没事时书中看的小知识,偶尔露一手朋友们看后也感到惊奇。

这段日子李斌消停很多,没事拿着古书读,夫人看到很诧异跟李如松说:“九弟性子倒变的快,何时用功读起书来?你李家但凡有个秀才便可告慰先祖。”

“管他做甚,只不惹祸闹事就好。”

这一天管家突然来他房中:“九爷外面有个公子找你,长的玉树临风从未见过你有这样的朋友?”

李斌出门一看果然是郡主说:“你等等我拿些东西就来。”拿了两个小瓷瓶随郡主出城郊外野游去了。路过一个池塘看见塘中荷花亭亭玉立,生机盎然。“郡主我可以让荷花即刻开放你信不信。”

“不信,把牛吹上天。”

李斌从瓷瓶中倒出一粒莲籽说:“你看这可是荷花种子。”

“没错,那你也不可能让它马上开花。”

“不过要郡主帮忙,到村户讨些热水,越热越好。”

“好,要你不能使它开花,本郡主饶不了你。”郡主根本不相信他的鬼话,只想看他怎么出丑。

不一会郡主回来了,还带着一大帮村民,嘴里憋着笑嘲讽着看他。原来郡主说有人可以即刻开莲花让他们观看,谁都不信又好奇,蜂拥一群人。李斌知道郡主想看他笑话也不说话,拿过热水把莲籽放入进去,泡一下拿出来埋入地下。

众人围了一圈看热闹:“这位公子,你是不是神仙书看多了调侃我们。”话音未落只见从地下慢慢冒出红粉相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