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天过去了,摄政王的病情依然不明朗,搜查越来越严,多个东厂特务被抓,几个陌生人经常在周围转悠,曹化淳按耐不住担心事情发展下去,暴露计划,决定开始行动。
这天进城的人显的格外的多,好像各路商人商量好了今天都进北京城,站岗的士兵都感到不寻常,我们真倒霉,今天值班怎么这么多人?大臣们似乎商量好了,纷纷攘攘找裴文中,说朝廷不能一日无主,王爷不在,请皇上临朝,裴文中怎么解释大臣也不干,迫于压力请出皇上临朝。
朝廷上大臣见到皇上,纷纷上奏要求停止土地改革、吞噬皇亲国戚和他们的财产,把他们的地还回来,弹劾裴文中;贪污受贿、残害皇室、大臣,独揽大权等十大罪状。明朝期间弹劾谁,都是十几条罪状,连天下第一丞相张居正都被列出十几条,唯恐天下不乱,仿佛又回到明朝的朝廷之上。
皇上看看裴文中想问他怎么办?大堂之上又开不了口,裴文中一言不发立于朝廷之上。没办法皇上说:“朝廷之上一切由摄政王做主,朕盖不过问,朕能做上这个皇位皆因摄政王所赐,各位爱卿有什么话等摄政王出来解决吧。”
散朝后,各位大臣灰溜溜出去。原东厂提督曹化淳听着手下汇报。“大人、各路部分人马已经进入北京城,今天大臣们上朝没有结果。”
曹化淳说:“能有什么结果?福王被我们算计一把,能活着就不错了,我们需要的就是乱,让他们无暇顾及,夜长梦多,今晚行动。”
耿直黄昏时分进了皇宫,来到王妃朱淑贞寝宫,侍卫早已得到指示,耿直进去看见李斌端坐在椅上悠闲自得。原来因他那一枪使刺客脱手的刀力度不大,虽然刺中胸膛只刺进半寸深,没有伤及要害,休息几天便无事了。为了让更多人跳出来,清除反抗的明朝旧部捣乱分子,同裴文中演了这出戏。
“王爷、今天进来了五千人,还有2万多人在城郊集结,估计今晚他们会有行动。”
“好、该收网了,你们硕鼠司的任务;一是抢回玉玺。二是拿到叛乱者名单。三是抓住曹化淳。你出去让侍卫把九门提督程元叫来。”
程元进来见李斌没事似的,感到纳闷问道:“王爷、您伤怎么样了?”
“没事,事情重大需要保密,连你也瞒过,别人就更不用说了,希望你能理解。”
“理解、理解只要王爷没事就好。”
“今晚东厂曹化淳准备叛乱,你立即召集守城将领开会,各负其责,不能擅离职守,分头出击抓捕叛乱分子,你亲自坐镇指挥,争取一网打尽,另外派五千骑兵悄悄出城,待城里打响后,把城郊明朝贵族组织的2万兵马打散。”
“王爷、守城部队本来就不多,再派出五千人马,恐宫中防备不足,请王爷三思。”
“这帮人都是乌合之众,训练没几天,我军都是精锐部队,武器精良,宫中500人足够了。”
又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枪声从太子的住处开始的。曹化淳领着1千多人悄悄摸到太子的住宅,纷纷从墙头翻进,打开院门,正要冲进大堂时,屋内响起了枪声。夜光下屋内漆黑一片,院内却月光明亮,东厂特务被打的措手不及,死伤一片。
曹化淳命令贵族部队的火枪队上来,冲着屋内放枪,双方展开历史上第一次实力相当的热火器对阵;屋内处于暗处看似占了便宜,但无处躲藏。李斌发明的鸟铳是一打一大片,东厂方面渐渐占了上风,屋内枪声逐渐减少,曹化淳指挥东厂特务从四面八方的窗户跃入。
程元指挥部队四城把守,以防叛乱军队攻城,一面派500名士兵埋伏在太子房内。一面派兵支援耿直攻打曹化淳老巢。留下1000人准备随时支援皇宫。
从城门进来的部队何止五千,暗暗进来了八千队伍,有五千人朝皇宫涌来被士兵发现,双方打了一阵,侍卫退入皇宫内防守。李斌站在城头,暗暗吃惊;叛乱分子还有他的火器?从哪来的?
“轰轰轰”城下响起了拿破仑炮的声音。李斌的脸都白了,心里这个气啊,老子发明的炮怎么到了叛军手里,倒打起老子来了,没等他想明白。“轰”的一声第一道皇城门被轰开,叛军开始冲锋。
李斌急忙命令士兵撤到第二道门,因为葛大彪救他重伤未愈,回头对谢长顺说:“你快通知四位夫人,全部移至仁智宫等候,你带二十人在哪守着。”
程元听到炮声知道不好,急忙派1000名士兵支援,1000名士兵赶到,叛军分出2000名火枪手与他们对持,其余3000人继续向皇宫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