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中开始杀人了,杀的是自己的妻妾,儿女,连几个月大的幼子也不放过。对义子孙可望说:“我亦一英雄,不可留幼子为人所擒,汝终为世子矣。”(原文摘自百科)
李斌帐前士兵来报;“王爷、成都西门大开,涌出众多百姓及大西军兵马。”
王虎说道:“张献中要逃跑,我立即带兵追击。”
“慢点,西面是崇山峻岭他跑到那里干吗?难道吃野菜、啃树皮?有调虎离山的意思,不过追还是要追的。”
只见一人单腿跪下说:“王爷、在下愿领兵追击贼军。”正是憋了很久的吴三贵。在中国军队几年了,河南一仗兵马只剩下5千多,一直默默无闻,不被李斌所重用,知道自己是降军,很难得到信任,这次请战是想表现自己的机会来了,大西军西逃,必不敢恋战,他便可以击溃大西军,说不定还能抓住张献中,立一头功,得到李斌的提拔。
李斌知道吴三贵非等闲之人,野心勃勃,故意压制不让他出头。大西军西逃情况不明,不如让他探清楚,便说:“好、吴将军此去不可硬拼,探明虚实速来禀报。”
“是、王爷”吴三贵带着五千原明军骑兵追击。
当天夜里李斌抱着马娴玉睡的正香,帐外谢长顺报:“王爷、有重要军情。”
马娴玉急忙起身为李斌穿衣服,几天接触李斌对她还算满意,虽是土族并没有多少土气,一副大家的做派,不愧是名门闺秀,知书达理,就是床上少了点浪劲,一副任人宰割的模样,令他可惜。
“王爷、大西军夜间突然出现城东,兵马不下八万,还有许多辎重。”
“消息传给四哥了吗?”
“已经传过去了。”
“速集合所有将领前来开会。”
各将领到达后,李斌说:“看来大西军西逃乃疑兵之计,真正目的是东出遂宁,然后与重庆兵马会合。李如悟听令;速领2万骑兵刀枪兵马,插向遂宁,张献忠的辎重一定保护好,路途与李如樟联系,兵合一处,务必拦住张献忠,大军随后就到。”
“王虎听令;集合大军,留下2万铺兵和辎重、200门火炮,大军全部轻装,向遂宁急行军,沿途遇到阻截不要理会,用炮火压制,大军马不停蹄迅速赶往遂宁为上。”
“传令兵:让秦老将军带3万人马进攻成都城,维持治安,安抚百姓,尽量少杀人,稳定为上。令红娘子部向重庆进发,不可与敌硬拼,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李如桂听令;待秦将军稳定成都后,率2万铺兵及辎重、火炮移营至成都城,顺便等待吴三贵,暂归你指挥,现任命你为四川知府,与秦总兵配合,着情治理四川政务,我的家眷要拜托你了,她可是你弟媳妇。”
“九弟放心,你的媳妇就是我的媳妇,不、口误,是我弟媳怎会怠慢。”
话说李如樟接到消息立即出兵,遭到大西军3万兵马阻击,双方厮杀大半夜,李如悟赶到,2万支火枪从背后给大西军一击,剩下不多人四处逃走。
李如悟向李如樟传达李斌的命令;两兵合为一处拿着秦良玉献的《全蜀形势图》,走小路直插遂宁,在遂宁一个叫凤凰山的地方布防,按李斌吩咐挖拒马坑、挖战壕严阵以待。
张献忠每攻一城,所掳妇女必须由他挑选几个姿色美艳的轮流陪宿。这些妇女上半身传着艳装,下半身赤裸什么都不穿。无论什么时间、地点,只要张献忠淫兴勃发,立即命令这些妇女躺在地上进行奸污。等他玩腻了的时候便将她们洗剥干净杀死,蒸着或煮着吃。有时他等不急了,就带着血嚼起来。
据历史记载张献忠在成都中园坑,杀死百姓,明朝投降的各卫籍军九十八万人。他派遣手下四个将军分别屠戮各府各县明朝官员,名为“草杀”。
张献忠还创造了一种生剥皮法,就是如果在人皮没有被完全剥下而死的,侩子手抵死。属下的将卒以杀人数目的多少叙功。若手下表现不忍的神情,张献忠就将他们处死。大西成都都督张君用,王明等数十人因杀人过少而被剥皮。
有句民谚说:“岁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红”,“流流贼,贼流流,上界差他斩人头。若有一人斩不尽,行瘟使者在后头。”
清代彭樽泗所写的四卷《蜀碧》记述了当时张献忠的所作所为。
张献忠的残忍让人难以接受,其实这就是游民的最真实的一面,历代王朝末世乱局中的农民起义都是游民而非农民。而且张献忠与腐朽的明朝政府为敌,缺少切实的目的。他占领一个地方就放弃,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