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窥明者 > 第一百三十三章:南明恐慌

第一百三十三章:南明恐慌

就在这危急时刻,济南城西面尘土飞扬,旌旗蔽日,汪西率2万骑兵赶到,其中有1万是蒙古骑兵,不等汪西命令,便杀入战场。正在攻城的明军见背后来了骑兵,纷纷跳下云梯,有的不及摔个半死。

突然一击,明军猝不及防,一触即溃,哪管什么命令只恨爹妈少生两条腿,纷纷丢下手中的兵器,拼命往南面跑。汪锡两万骑兵如入无人之境,大砍大杀,早已憋了很久的杀气,一旦释放出来势不可挡,追出十公里外,马匹疲乏才收兵。

李攀龙站在城上,本来是等死的,瞬间化险为夷,真是生死两茫茫,只需一夕间,看到中国军队势如破竹杀退明军,庆幸自己的明智选择,还想兜点诗句,听见汪西在喊叫:“李大人,干什么那?快点开门。”

李攀龙才从诗句中醒悟,急忙走下城池说:“来了、来了”后续大军陆续到达,总共十五万大军,李攀龙心想明军又该倒霉了。

休息一夜,大军向泰安开拨,支援熊庭弼。昨日熊庭弼正在城上,近些日与明军对峙,他也无力冲出城外,只有等待援军,突见一堆明军从后跑来大吃一惊,以为济南城破,合围于泰安,但见到明军根本无意攻城,匆匆而过,忐忑之心才放下来,知道李斌援兵已到,这是一伙败兵。

汪锡宣读李斌写给他的信:“熊大人在山东政务井然,兵事荒废,身在曹营心在汉,做人理当如此,有情有义,然使山东百姓囿于战火之中,前事之功毁于一旦,政务毁于战事,不知熊大人有何感想,念你悠悠报国之心,忧心忠君一事,立即卸职赶往西南任西南四省巡抚,专心正务。”

熊庭弼听了半天没闹明白,心想;这是夸我还是损我,都督比巡抚大,好像是降职,但西南四省巡抚比山东大好几倍。摄政王心细如发知我仍有怜明之心,不愿与明兵戎相见,故让我远离战事,专心政务,造福于百姓。

代理都督汪锡,准备率部出城。高杰听黄得功说中国军队援兵已到,骑兵凶猛,有2万左右,并不在意,心想凭我5万人马抵挡一阵再行撤退,总比黄得功一触即溃强,到时皇上论功行赏盖他一头。

汪锡一顿炮火,打的高杰傻了眼,部队瞬间1万多人马没了,再也没有立功的念头,急忙下令撤退。汪锡集5万骑兵一并杀出,明军落荒而逃,兵不成行,5万人马损失大半,有的士兵乘机逃跑,脱离队伍,避入荒野,高杰率几千人马拼命逃跑,才算捡条性命。

中国军队一路高歌猛进,打下枣庄,派出2万兵马占领临沂,然后率大军逼近江苏、安徽的大门-徐州。

徐州,古称“彭城”,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历史上称为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家云集中心。有超过六千年文明史和四千年建城史,是刘邦、项羽故都,也被称为“东方雅典”。

高杰、黄得功都撤至徐州,守军达到十五万人,从安徽支援5万,总兵力达到二十万兵马。

汪锡攻到此处却发现弹药不足了,大军在距离徐州20里扎营,正要派人联系水军都督李俊,有士兵来报:“汪将军、水军给我们送来了弹药,还有火炮100门、火枪2万支。”

原来李如梅已派人通知李俊,已被李斌任命水军都督的李俊,现已发展到战舰100艘,货船120艘,接到命令迅速把辽东的弹药运往青岛,通过陆地转运至徐州。又调集50艘战舰,袭击连云港。

中国军队的反击,引起南明朝廷轩然大波,矛头直接对准史可法,特别是首辅马士英,阁老阮大钺为了打击东林党人,上奏皇上朱由崧,说史可法煽动浪战,冒险进攻山东,现在兵败,反被对方攻打连云港,徐州,全是史可法一人之责。

前面说过东林人左光斗就是史可法的老师,崇祯年间就任南隶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南明建立按道理史可法是南隶最大的官,理应为首辅,这事要追溯到万历时期,当时万历宠幸郑贵妃,欲立福王为太子,是东林党人极力反对才没成功,现在的福王自然忘不了这个缘故,因而有意疏远他。

南明朝廷上,群臣吵翻了天,以马士英、阮大钺一派的攻击史可法,要求查办。以史可法为一派的东林党人钱谦益、赵之龙、刘宗周等极力为史可法辩护,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进攻山东是为了复明大业,不能为一时之败,有损朝廷大事。

皇上深知史可法是忠臣,兵事主将,缺一不可,但又受马士英和阉党的蛊惑,只有下旨改史可法为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追问战事如何?

马士英战出来说:“陛下、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