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这是陷我为不义,毕竟奴家是知府大人的妻妾,怎么做出不仁不义之事?日后如何为人立世,遭到众人啐弃。”
“‘义’看你如何看待;为个人的利益而失节,此小义。为国家利益、为天下百姓谋利,乃大义。孰轻孰重不用我说,此案已成定局,我来太原专为此事,你可知道顾成辉上诳朝廷,下瞒百姓,谎报粮食数目,偷偷卖与商人中饱私囊,毁我南进计划,统一大业,且能放过。顾成辉一倒家属同罪,你是鸡飞蛋打一场空,还要有牢狱之灾。”
“你我交情一场,给你立功赎罪的机会,保日后生活无忧,户籍问题也可解决,请王小姐三思。”
“我不要钱财,只求王爷能收奴家为妾,一生一世侍奉王爷左右。”
李斌想,比要钱还狠,即要人又要钱,一个都不拉,说:“此事断然不可,我现在的身份娶你为妻必天下哗然,何以安邦治国、完成统一大业,立身于朝廷之上管理众臣?”
王优伶暗暗低下头心知不可能的事。“王爷你说我怎么这么苦命啊,从小被卖到乐院,吃苦受累挨人冷眼,好容易嫁出去又遭此大难。我想给王爷生一王子留个念想,终身有个寄托,求王爷可怜可怜小女子。”
“此事以后再说吧,自然不会亏待你,回去后要装作什么都没发生,暗中观察,摸清账本、钱财的去处,你家门口有个卖糖果的小贩,有事通知他便可。”
李斌回来说与耿直,知府夫人同意里应外合配合我们。耿直竖起大拇指说:“王爷出马恩威并施,美男计使的出神入化,在下实在佩服。”
太原城不大,夫人们街也逛烦了,安静下来。几日闲来无事,李斌在巡抚府看三个道长练功;一个袖里藏针,飘然洒出,院中一颗大树的叶子纷纷掉下。一个似惊猿脱兔,轻徒鸟举,上下腾飞,展示古人的轻功。一个手持宝剑健步如飞,挥洒间呼呼作响,剑锋破敌。
李斌对武功一窍不通,看过几部武侠小说,古人神乎其神的武艺是否真的?什么杀人无形、一叶穿喉、飞檐走壁表示怀疑。便问道:“各位道长,如今天下武功最厉害能达到什么地步?”
道长说:“天外有天,不可浪猜,师傅一跃至于丈二。”李斌算一丈为3,3米,就是六米多,古人丈量尺度不标准,可能低于六米,古时的乡间院墙一般都在五米左右,能跳六米自然是翻墙没问题,怪不得叫飞檐走壁了。
另一个道长说:“师傅舞剑,不得近身,锋芒可破竹。”李斌理解剑风可杀人,怎么可能?速度再快一阵风就能把竹子劈开,除非是龙卷风,古人能练到像大自然破坏力的程度?不可思议。
“何时拜会令师,长长见识,探讨道法如何?”李斌不敢说“讨教”二字,好像要学他们武功。古人都很保守,各门各派武功密不可宣,一脉相传,非弟子不教。讨教道法算正常,明朝间道家大肆宣传道教之法,一是为了增加收入香火钱。二是为了扩大影响,广收弟子,加强实力避免其他教派的吞噬。
“王爷想见尊师,自然没问题,到时我等引路了王爷心愿。”
他们下山虽然有秦良玉的面子,也尊师傅嘱托:时下道教日趋凋零,有摄政王的支持,可以再兴道教之风气,发扬光大,延续道教的流行。
这日耿直前来:“王爷、知府夫人传来消息,在书房暗格发现知府往来账目,她也不敢细看不知是否确实。钱财不知藏在何处?却发现知府经常往院内假山跑,而且是半夜三更。”
“什么都不确定怎么抓人,万一进府一无所获如何收场?你办案多年此类案件如何破法?”
“我们过去办案一般有点风吹草动,先抓人再说,一顿板子夹棍什么都招了。”
“此风不可长,重在证据。你们是否有冤假错案或坚决不招被打死的事情。”
“这事经常有,有的受不住乱咬乱说,可我看知府文弱书生断经不起拷问,一准招来。”
“破案不是根本目的,重在警示后人,以此为戒。屈打成招一开,以后冤假错案成堆,得不偿失,你们代表国家法度,最后人们怨气归罪于朝廷,造成社会不安,人心混乱,我朝何于安享千年。你要警告手下注意,宁可不破案,也不能开此风气,此事我来想办法,你就只等抓人。”
一个风高月黑之夜,一条身影出现在知府城墙上,一个跃身跳下,淹没在院内树丛中,不一会出现在花园假山旁,透过微弱的月光才看清正是李斌护卫,三个道长之一,在假山周围寻找着,一个时辰过去,二个时辰过去,终于触摸到一个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