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窥明者 > 第一百五十五章:土地改革

第一百五十五章:土地改革

變东战役结束,军队的弹药也消耗的差不多了。李斌一面催促后面运输队,一面派出探马、细作深入湖广侦查。又写了封密信让硕鼠司送与在河南襄阳的李如梅。

几天后刘体仁接到管家禀报:“老爷、摄政王驾到。”慌的他急忙整理衣帽出门迎接。

“拜见摄政王,有失远迎,百忙之中还来看望在下,不胜感激。”

刘体仁在当地是望族,所有家族在内近上千人,为刘体仁马首是瞻,对当地影响甚广,本人又工诗文、善山水(作画)喜收藏,是明朝著名的收藏家、诗人、画家。有作品《七颂堂小录》、《七颂堂诗集》、《七颂堂文集》等。

李斌见他自称在下,心已明白,两人寒暄几句后李斌说道:“久闻刘大人诗文、作画皆通,不知可否观摩一二。”

“不敢、不敢摄政王一首《沁园春》?山海关大气磅礴,让天下人无颜作诗,自愧不如不敢在王爷面前班门弄斧。”双手抱拳作揖连连讨饶。

在李斌多次说服,看李斌实在诚恳下,才勉强拿出诗文、图画,李斌也装模作样夸奖一番,两人通过诗文慢慢走近,李斌话锋一转,说:“对于四川的治理,不知大人有何见教?”

“这个、见教不敢,王爷文韬武略自有主张,在下才疏学浅,不便骚扰王爷的安排。”

中国古代文人有个特点,喜欢拿一把,摆摆臭架子,非要别人上杆子求他,端足了才松口,显示自己多有才学;多有面子。

李斌说:“治理最重要的无非是土地,前朝大部分土地掌握在少数皇亲国戚和大户手里,耕者无地,即影响了税收,也使粮食减产,如今北方大部分土地分给无地的农户。朝廷有规定,每户不得超过30亩地,你们家族在此地占土地最多,现在让他们退出来该如何处理?”

刘体仁一惊不知李斌来是何意,是请我出山呢?还是要分他们家族的土地,便说:“前朝所遗之事,后朝改之无可非议,我个人可以退田,但其他人我无能为力,一是数额相差太大,有的占地上万亩,朝廷却给30亩。二是人都有恶习拿到手里的东西,都舍不得放弃。”

“刘大人说的是,难度很大,我准备从两方面入手,如果她们有自知之明,主动退田,便无话可说,否则就调查田地的来源,强取豪夺者不仅没收田产,还要治罪,有人命者杀头;合理合法拥有的土地政府按公价收购。当然我们不反对人情,像大人你有些事也不会深究,其他人就看执政者未来知府的态度。”

撂下话李斌便告辞,刘体仁却满腹心事,谁家是靠正常合理合法的程序获得土地的?要是治罪家族大部分人都会吃牢饭,未来知府不知是谁?家族将受到灭顶之灾。他请出父亲商议此事,当刘体仁把李斌的话说给他父亲后,被骂的狗血喷头。

你怎么读书读傻了,这点事都不明白,摄政王分明是给你台阶下,对你说人情,又说不追究你,还说未来知府,就是让你出任知府,这样一来该怎么处理自然是你说的算,家族就保住了,不会有牢狱之灾,你是身在其中当事者迷啊。

几天后军营大帐里刘体仁拜见李斌:“摄政王、臣下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冒昧请恕罪,臣细细想来自古改朝换代经常之事,不会因我等顽固不化而停顿,深知王爷所做是为了天下黎民百姓的疾苦;为了我中华复兴的大业。臣愿意为朝廷做事,也保证家族人员支持王爷的创举。”

“看来你真的想通了,變东地区本来都是你在打理,轻车熟路,但新朝有新朝的章法和措施,希望你能理解和执行,这个知府就是你了,不过干不好我可要换人。”

土地改革是历代头等大事,也是各朝廷头痛的事,历史遗留问题都无法完全解决,又不断出现新问题,中国社会的基础中产阶级士大夫们,所依赖的也是土地,搞不好就会出现反弹。李斌的土地政策是平衡,不允许一家独大,照顾低下层的广大农民,却降低了一部分富裕的中产阶级生活标准。虽然受益的是广大农户,但他们没有发言权,真正对社会有影响力的还是士大夫们。

这天一伙人在军营外大吵大闹,非要见摄政王被士兵阻挡,李斌正同王虎、红娘子、高夫人商议进攻湖广事宜,士兵报告:有伙人要见王爷,其中一人,看样子挺有钱。

“让他一人进来,其余拦在外面。”

穿的绫罗绸缎,体胖腰圆的中年人被士兵带进来。见到李斌单退着地:“小人旷亦先拜见摄政王。”

“旷先生请起,有何事找本王?”

“我要控告当任知府刘大人包庇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