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鳞云飘浮,映射着太阳余晖,此刻悄悄移动在云朵间隙的,是几架美军“佩刀”战机……
云层下的目标时隐时现,这时,远方地平面忽然冒出道道白烟,不多久,4架米格战机组成的作战编队呼啸飞至,佩刀见势不妙,赶紧调转方向“仓皇逃窜”,4架米格双高双低加速跟上去,不多久消失在目标区域上空……
5分钟后,联合国军轰炸机和战斗机混编的空中机群奔袭而来,轰炸机刚要进入俯冲位置准备投弹,16架米格战机这时突然从远处一团移动的云团背后斜杀了过来,事发突然,美机编队秩序一下被打乱,轰炸机慌忙扔掉炸弹加速逃离,上空担任掩护的佩刀立马与冲上来的米格进入近距滚翻缠杀……
……
一架美机悄悄咬住两架前飞的米格,正待开炮射击,两架米格忽然同时一个垂直爬升,甩开了佩刀的“咬尾”,跃升到高位的米格一下绕飞到佩刀机身后方,嗵嗵嗵……
长机锁住目标率先射出三发炮弹……
嗖——佩刀一头扎进云层狡猾地摆脱了攻击,三发擦飞而过的炮弹全部落空,米格失去了打击目标……
冲进云层躲避射击的佩刀随后拉升高度试图占据上位,不料刚刚飞出云层,那两架早已等待的米格再次呼啸扑来……
有些慌乱的佩刀匆忙压低机头选择疾速下滑,米格战机在后紧追不放,飞行高度急剧下降,双方从近万米的高空冲至千余米的低处,追咬中,米格打出的一连串炮弹被佩刀以蛇形机动巧妙避开,飞至低空的佩刀准备再度拉升高度,不想却刚好进入后面两架米格机的瞄准圈被死死锁定,嗵嗵嗵嗵——一串炮弹拽着光尾飞速击中目标……
轰——佩刀战斗机顿即化成一团火球,被凌空击爆……
几乎同时,一架被打得机尾冒烟摇摇欲坠的受伤佩刀降低着高度意图逆行太阳光逃离交战空域,但一架米格机穷追不舍,在视线不利情况下,瞄准光环稳稳套住了前方600米外的美机——哒哒哒……
一阵速射,被击中的佩刀冒起浓烟怪叫着一头栽落下去——轰——失去控制的飞机在地面撞出一团火光……
此次空战,敌我损失4:2……
……
1951年的最后几月,为了在谈判桌上争取有利局面,联合国军在前线频频行动发起攻势,“只要把战线不断北推推到中国军队承受不了的位置,中国方面就不得不接受美方的提案。”
如此的谈判逻辑和战争方式,已经变得有些荒唐可笑……
范弗里特首先在10月份命令美军以装甲集群发起“坦克劈人战”,结果折戟沉沙,无功退返……
紧接着是旨在封锁摧毁中朝军队后方运输线的“空中绞杀战”,眼光独到的美国空军将军们很快推演出了铁路是中朝方面保持前线供应的关键所在,在命令航空队加紧攻击朝鲜北部公路运输线的同时,美军在靠近中朝边境的咽喉地带划出一块“三角阻滞区域”,他们拟通过密集和反复的昼夜轰炸,切断中朝军队同后方的运输联系,窒息其部署在前线的部队,进而迫使中朝方在谈判桌上屈压就范……
作为绞杀计划的一部分,美国空军一度空投细菌和病毒武器,实施“生物作战”……
然而中朝军队的后勤运输却在密集轰炸下日趋完善,运输量也在一天天逐阶上升——纵然空中打击给中朝运输线带来巨大破坏,但投入惊人的“空中绞杀战”此时已然失去了它原本的封锁意义……
随着战线向北推进的愈来愈为艰难和收效甚微,联合国军通过武力得到的土地和战场丧失的人员装备比起来已严重得不偿失,一时战争呈胶着态势,主动权似乎在胶着中慢慢回到中朝军队手中……
……
三八线以北的一处志愿军阵地上,休整归来的51师奉命驻守着当段数公里宽的正面战线……
一天正午过后,原本寂静的战场上空传来一阵发动机的轰鸣,正在视察战地医院的陆少郡赶紧拿起望远镜,划满刻度线的高倍镜里,一架突然出现的美军直升机正在51师头上盘旋打转……
“奇怪,它飞到我们这里来做什么?”陆少郡一时疑惑不已。
但无论如何,他们现在都需要马上应对,师作战指挥部,副师长迅即拿起电话,“各部队注意,就地进入隐蔽,没有紧急情况,不要主动露目标!”
杨耀骏认为那是一架正在进行空中侦察的敌机,而这个时侯让地面部队去打击飞行目标显然并不明智,除去不对称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