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点头:“睡得甚好。”走前几步,看他干活。
因是白天,苏秦打眼一看,原是一户殷实人家,随口问道:“大川兄,看你家中,日子过得真还不错,在村中当是大户人家吧?”
秦大川摇头:“哪能呢?我们秦人,家家都是这样,离大户差得远。”
“这么看来,你们秦民倒是富足。”
秦大川呵呵笑过几声,埋头又做营生。他在独轮推车上又拴一根粗绳,想打个结。由于只有一只胳膊,他连试几次,均未打成,遂朝苏秦苦笑一下:“唉,少只胳膊,干啥都不方便。”
苏秦走过去,只几下就将绳结打好。
“嗬,苏公子这结打得好呀,没想到你这富家公子会干这个?”大川看着他的华服,一脸惊奇。
“呵呵,”苏秦尴尬地笑笑,目光落在他失去的胳膊上,移开话题,“大川兄,你那只胳膊怎么没的?”
秦大川苦笑一声:“六年前让魏人砍了。”
“六年前?这么说来,秦兄参加过河西大战?”
“当然了!”独臂汉子语气自豪,“我们兄弟三人,全都去了!”
“兄弟三人?”苏秦怔了。
“我是大川,我的两位兄弟叫二川、三川!”
“秦法不是四丁抽一吗,为何你们兄弟三人全都去了?”
“是四抽一,”大川解释道,“我家抽中的是二弟。可该死的魏人占我河西六十年,秦公要收回来,老秦人没有不高兴的。听说兵员不够,秦公号召秦人志愿服役,我和三弟争抢,老父说,不要争了,要是想去,你们都去吧。就这样,我们三人就都去了。”
“哦,原来如此。”苏秦道,“你的两位兄弟呢?”
独臂汉子黯然神伤,半晌方道:“他们??殉国了!”
“哦?”苏秦怔了下,“敢问秦兄,他们是如何殉国的?”
“我们方圆十几个村落的男丁组成一个千人队,编在商君的中军,紧随商君。大战那日,我们痛痛快快地杀了一个白昼,真是过瘾。不瞒先生,单我一人就砍死该死的七个魏人,每砍死一人,我就割下他的左耳朵,好在打完仗后请赏。”
“怎么请赏?”苏秦问道。
“以法领赏,”秦大川略顿一下,“斩敌三人,晋爵一级。大战那日,我家兄弟三人共杀十五个魏人,本该晋爵五级,却不承想,次日凌晨,我们睡得正香时,魏狗子偷袭,反杀我们个措手不及,我们这个千人队首当其冲,没有几个活下来的。两个弟弟临难时,一个刚醒过来,另一个尚在梦中。我听到动静不对,翻身提剑,刚出帐门,就被魏人劈头一剑。我不及躲闪,本能地拿胳膊一挡,只听‘嚓’的一声,胳膊就没了,我也一下子疼得晕死过去。”说到这里长叹一声,“唉,再醒来时,我已躺在榻上,疾医正在上药。当然,挂在帐中的七只魏人耳朵,再也寻不到了。”
“秦兄后悔吗?”
“后悔?”秦大川白他一眼,“后悔还是老秦人吗?”
“照秦兄这么说,老秦人喜欢打仗?”
秦大川想了下,摇头:“谁喜欢打仗呢?扛枪上沙场,是没法子的事儿。”
“既然不喜欢,秦兄为何不后悔呢?”
“不喜欢与后悔是两码子事。生为秦国男儿,秦有战事,岂能躲闪?”
苏秦打个怔:“照秦兄说来,老秦人皆愿为国而战?”
独臂汉子没有回答,目光却慢慢地望向远方的青山,轻声咏唱: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秦大川声音低沉,唱得极是投入。
苏秦大受触动,伴他唱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不瞒客人,”秦大川停住吟唱,“若说后悔,在下只后悔一件事,就是未能堂堂正正地战死在沙场上,而是糊里糊涂地让该死的魏人暗算了一只胳膊!”
苏秦深为所动,忖道:“知义而生勇!秦有如此死战之民,若不自乱,列国何以敌之?”
苏秦正自思忖,秦大川眼睛半眯,望向远山,不无感伤地长叹一声,似是自语,又似是说给他听:“唉,可惜了,所有棒小伙子,死了,都死了,全都死在那天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