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好再寻。公子呀,楚国的陋习,积重难返哪!”
在场诸人皆听傻了,纷纷蹲于地上,谁也不再吱声。
楼缓听到声音,也走出来,站在苏秦身后。
苏秦长叹一声,转对楼缓:“楼兄,明日晨起,置办厚礼,下拜帖令尹府,就说五国合纵特使苏秦午后申时,偕同列国副使,前往府上为江君夫人吊孝!”
“下官遵令!”
翌日申时,苏秦与五国副使前往令尹府中,吊唁江君夫人。五国俱备厚礼,抬礼箱的络绎走入,忙得邢才应接不暇。
五国特使未上朝,先上府门吊孝,且五个副使中,除去楼缓,其他四人皆是公室贵胄,真也给足了昭阳面子。昭阳偕前来守灵的昭氏一族显要十数人迎出府门,见过礼,直接将苏秦等迎入老夫人的灵堂。
苏秦致完悼言,与众副使行施祭拜大礼。
祭拜礼毕,昭阳引苏秦诸人前去客堂,路过一处院落,隐约听到里面传出一群孩子的说话声。
众人心里皆是一揪。
苏秦若无其事地走到门口,朝院中瞄一眼,转对昭阳,随口问道:“令尹大人,这些孩子都是府中的?”
“不不不,是在下刚刚买来的。”昭阳应道。
“哦?”苏秦假作不知,“大人买来这么多孩子,可有何用?”
“苏子有所不知,”昭阳压低声音解释,“他们皆是人殉,待过几日,就去侍奉先母。”
苏秦微微点头:“久闻大人事亲至孝,今日得见矣!在下能去望望他们吗?”
昭阳伸手礼让:“请!”
苏秦与众人走进院中,见两个巫女正在教孩子们习礼。
乍然看到这么多陌生人进来,孩子们皆是一惊,怯生生地看着他们。巫女迎上,揖过礼,喝叫孩子们拜见诸位大人。
孩子们尽皆跪下,行叩礼。
苏秦心里一阵酸楚,转身走出。
走至客堂,众人分宾主坐定,婢女上茶后躬身退去。
昭阳举杯:“各位,请用茶!”
几人皆在想着那些孩子,没有人回应。
苏秦率先端起,吧咂几口,放下杯子,轻声叹道:“唉,在下幼时就听过昭奚恤大人的丰功伟绩,亦听闻江君夫人贤淑惠慈四德俱全。昭奚恤大人早已仙游,此番来郢,在下存念一睹江君夫人丰采,聆听夫人教诲,不想夫人竟也??撒手去了!”说罢,轻声啜泣,以袖抹泪。
昭阳见苏秦情真意切,不似做作,甚是感动,拱手说道:“在下代先考、先妣谢苏子美言!先妣走得突然,即使在下也始料不及。母亲她??”话未完,便以袖掩面,哽咽起来。
苏秦陪他落一会儿眼泪,拱手揖道:“敢问大人,老夫人高寿几何?”
“七十有一。”
“啧啧啧,”苏秦连赞几声,“老夫人届满古稀,大人府中当是喜丧了!”
昭阳拱手:“再谢苏子吉言!”
苏秦还揖,转过话锋,多少有些感慨:“在下早闻荆楚与中原风俗有异,今见大人为老夫人治丧,颇多感慨!”
“哦?”昭阳心里一动,“敢问苏子有何感慨?”
“昔年仲尼倡导慎终追远,生有所养,终有所葬,因而中原列国既重生前之养,亦重身后之葬,而你们荆人,似乎是更重生前,不重身后。”
闻听此言,昭阳蒙了,待反应过来,便拉长脸,冷冷说道:“苏子何出此言?”
“敢问大人,老夫人生前,是何人侍奉?”
“有许多下人,贴身的是婢女。”
“再问大人,这些下人是大人还是童子?”
“当然是大人了。童子哪会侍奉?”
“这就是了。”苏秦缓缓说道,“老夫人生前,是大人侍奉,而老夫人身后,跟前却围着一群童子。这些童子少不更事,既不会说话哄老夫人高兴,也不会端茶扫地,做衣煮饭,服侍不好老夫人不说,反倒净给老人家添乱。再说,老人天性安静,童子却天性嬉闹,这一静一闹,老夫人何得安歇?仅此一事,在下认为,你们荆人只重生前,不重身后。”
其他几人这也明白了苏秦的用意,纷纷点头称是。
苏秦无疑是在列国面前公然说出昭阳事亲不孝,叫昭阳情何以堪?然而,苏秦所言句句在理,昭阳愣是寻不出破解,嗫嚅良久,方才接道:“苏子所言不无道理,只是荆人仙游,习惯上殉以童男童女,这是祖制,昭阳不敢有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