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跟着丫鬟去了。
不一会,赵员外就听到婴儿啼哭声,家人上下都嚷开了,说四奶奶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少爷,一时赵家上下喜气洋洋。赵员外在给孩子取名时,就想起那晚上所做的梦,便取名叫赵尚,字牧云。到了孩子满月的那天,由大夫人全权打理,操办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满月酒,不但请了赵家堂全村老少,连张氏娘家村子里的人都成了赵家的宾客。一共摆了上百桌的酒宴,凡送礼者一概拒收,算是当地近百年来前所未有的热闹场面。
这赵尚生下来时就与众不同,白天吃了就睡,不吵不闹,到了半夜三根开始哭叫不停,哭声如山中狼嚎,闹得赵家上下睡卧不安。好在张氏身强力壮,能吃能喝,奶水充足,还挺得住。这赵尚一直闹到半岁才收口罢哭。快满周岁时,已能满地奔跑。赵家又忙着为他作周岁生日酒。生日那天,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赵府上下从清早一直忙到午饭后。正当客人散尽之时,外面来了一位化缘的游僧。只见他:
身披袈裟,手持禅杖,腰挎宝壶,脚踏僧鞋,阔面大耳,目光如神,仙风道骨,身键如风,口念佛经,声如晨钟,僧头香火烫佛印,化缘驱妖神鬼惊。
那和尚一声“阿弥陀佛”,如雷震耳。家人忙去禀告员外。那赵员外虽说曾在朝廷为官,以儒学为本,对佛道僧尼也一向敬重,不敢怠慢。一听来了一位僧人,便出门相迎。游僧道:“老衲得知小公子周岁之讯,前来道贺。”赵员外欢喜,一同迎往堂屋就座,吩咐沏茶。游僧道:“老衲想见公子一面,不知可否?”赵员外忙叫张氏抱少爷来见。哪知这赵尚平时谁都不怕,今日一见这位游僧,却吓得浑身哆嗦。只这僧人上前在他脑门顶拍了几下,赵尚才惊魂辅定,对着僧人嘻笑。游僧也很是喜爱,伸手接过抱在怀中,如同父子一般亲热。
一会,游僧道:“员外,你家少公子与老衲有缘,老衲想收他为徒,不知员外和夫人可愿意?”张氏是个粗人,不晓得其中奥妙,满心不悦,道:“你这和尚好不明白事理!我家员外烧香拜佛,好不容易才老来得子,怎能跟你出家为僧!”说着便来要抱回僧人怀中的孩子。赵员外见张氏不懂规矩,对张氏道:“不得无礼!高僧要收吾儿为徒,自有他的道理。”游僧道:“善哉善哉。”仍把赵尚抱在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