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为寨主,生死与共,兄弟一心。”一个叫张林的兄弟不知从哪里搬来了一把椅子,扶着王兴坐在椅子上道:“大哥在上,我等拥戴大哥为寨主,众兄弟快来拜见大哥。”几十个石匠便跪在地上。王兴想了想,众命难违,只好坐在椅子受了众人跪拜。拜毕,王兴对王开来道:“大哥,这与你无干,你赶紧回去吧。”那王开来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心里害怕,对众人道:“王某胆小,就不陪众位好汉了。”说完溜之大吉。
王兴待堂兄走后,对众人道:“我嫂子不贤,犯奸杀夫,王兴我为兄报仇,连累众兄弟。我王兴何德何能,众兄弟如此看得起,令我羞愧难当。既然各位有心救我于水火,如再推辞,也就辜负众兄弟一番心意了。现大家推我为头,从此就走上绿林好汉这条不归路了。我有个提议:选个黄道吉日,大伙不论辈分,按年纪大小结拜为兄弟,再找座好山,揭竿立寨,过上打家劫舍的日子。众兄弟认为如何?”
众石匠一口同声:“大哥说的是。”赵文礼道:“依我看,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到关公庙前撮土为香,喝上红花血酒结拜便是。”王兴就依了赵文礼的提议,众弟兄走到关公庙前结拜。王兴跪在地上,向着关公的塑像作揖道:“关公在上,我等石匠,在此结拜为兄弟,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请关老爷作证。”然后各人上报姓名、生辰八字,喝红花血酒。结拜之后,各自去准备称手的兵器,当夜就离开了釆石场,往西面深山寻找,一路风餐露宿,行了约五十余里,见到一座好山:
坡岭相连三面梁,居中一抹葫芦滩。
山泉汇聚在滩前,古树参天蔽日光。
漫山红花映天穹,遍地百果刺鼻香。
仙人到此问土地,曲水河畔宝云山。
王兴一看,很是满意,道:“就在此山立寨吧。”赵文礼道:“大哥看得准,这峰坡相连,三面为梁,梁下好一块葫芦皂,皂口一潭,尤如世外桃源,不知大哥是把寨立在山梁上,还是建在这葫芦皂,王兴道:“还是建在山梁上吧。”
从此,王兴带着三十几个石匠兄弟在这衡州西乡曲水河畔的宝云山上占山立寨。王兴立了山规,规定宝云寨的兄弟,只许抢大户和过路的商客,不许抢劫穷苦百姓,不许奸淫良家妇女。好在众兄弟都是穷苦人出身,为了一口饭吃才出来做石匠卖苦力,深知穷苦人的苦楚,都还能守规矩,因此立寨以来,对山下百姓秋毫无犯,山下百姓与宝云寨之间来往交易频繁,常有山民挑着各种物产上山叫卖,山上喽啰所需按价付钱,也不特别防范。由于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地保、主首也不报官,宝云寨一直没有同官府发生冲突。王兴杀嫂一案,也就不了了之。
却说杨成瑞和夏全明想取这个宝云寨,先要打造一套好兵器。殊不知,自元朝灭宋之后,为防范汉人造反,制定了许多严酷的条款,其中一条就是不许汉人和南人私带兵器,更不许民间打造刀具弓箭,就连家庭所用的菜刀也严加管制。规定每三家公用一把菜刀,并且只许白天使用,到了晚上必须上交,统一保管。只是这深山老林之中,天高皇帝远,官府管不到的地方,才有私下打造兵器的处所和带刀行走的侠客。杨成瑞和夏全明两人赶了好些个集镇,才买到百来斤的上好镔铁,便到处寻找打兵器的工匠,两人一路打听,得知在衡州与湘乡交界之地,有一位姓唐的高匠,专打兵器,十八般兵器样样会打造。只是现为了躲避官府,便寻了九峰山一个丛林深处安身,偷偷操些旧业糊口。
俩人便来九峰山寻找打听,打听到了一处打铁的处所,只见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叟出门相迎,夏全明施礼道:“不知大爷可知有一位专打兵器的姓唐的老师傅?”那老叟听了,呵呵笑道:“老朽便是。”夏全明大喜,道:“我们为了打造兵器,走访了十山八寨,终于得见大师父!”老叟笑了笑,道:“原来是打造些兵器,只是现官府有令,现老朽只是打铁的铁匠,不敢再打造什么兵器。”夏全明一听,心里明白,只得点了点头,道:“晓得,晓得!师父说得对,我们也只是来打造铁器!”
那老叟就将二人引进铺子里坐了,叫了徒弟泡上茶来。二人看这铺子,除了打铁用的工具和铁材,真见不到一件兵器。二人喝了茶,夏全明忙提上两袋镔铁,让老叟过目,并送上四十两纹银。悄悄对老叟道:“一柄狼牙棒,一杆长枪,外加两把长剑。”
那老叟取了镔铁看了看,道:“成色不错,看来也是个行家嘛!”夏全明笑了笑。那老叟却从银子中取了两锭,道:“狼牙棒十两,枪五两,两柄剑各五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