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世之福,让人艳羡嫉妒。”岳飞坦诚应答,还不禁调侃说笑,看来皆被毕雅涵言中。
李吟风满脸羞愧,偷偷看了毕雅涵一眼,若不是她打破沉寂,自己想要相劝岳飞下山,只怕千难万难了。
毕雅涵又道:“元帅心系天下,这点童叟皆知,难道就被小小的伤患裹足不前,弃苍生万物于不顾,定是另有顾虑,陷入两难之境,才瞻前顾后。”
“不错,弟妹深知我的困苦,眼疾不过小事,听闻栖霞派不但有灵丹妙药,更有起死回生之术,些末皮肉之苦,我岳飞并未放任于心。倒是……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此事才是心中大患。”
李吟风蹙眉深思,却不明白岳飞何故长吁短叹,既然毕雅涵能为他医治眼疾,自该放下一切顾虑,心无旁骛地上阵杀敌才是,疑惑难解地直言道:“大哥又为何懊恼悲叹,是担心秦桧一流权倾朝野,背地在皇帝面前谗言诋毁你的为人,让你不得安心迎敌吗?”
岳飞苦闷地摇头,深吸一口气,不便言明,毕雅涵心思慎密,直言不讳地一解大家心里的疑问,“其实元帅倒不是怕小人使坏,危及他的光复大业,以元帅这等旷世奇才,怎会将一群奸邪小人放任眼里,而是另有疑难,这个疑难如不解开,就算做再多的努力,流再多的血汗,死伤再多的性命也是徒劳无用,最后功亏一篑。”
李吟风急切地问:“到底是什么?秦桧等人心怀不轨,与金人勾结,贪赃枉法,生怕大哥等竭心效忠之士危及他的地位,自然视大哥为心腹大患,将军百战死,将士亡魂归。总不能让贪生怕死的小人得志,迫害忠良。”
岳飞苦笑道:“兄弟难道还没看明白?我岳飞心胸坦荡,为人端正,也不怕虫豸鬼蜮,只愿一心为国,以实际举措来回敬卑鄙阴险小人,就算战死疆场也算是毕生夙愿大偿,何其快哉!真正担心不是秦桧等流,而是我们效忠的当今皇上,但愿他一心为民,意志坚定,心鉴如镜,能有自己的立场与辨别是非之能,百毒难侵,我岳飞也算死得其所,然而高宗天子朝令夕改,容易偏信奸佞谗臣,生怕我等重新上演太祖时‘陈桥兵变’逼宫易主,就算我竭心尽力、誓死报效尽忠又有何用,不及一朝圣旨,金人大势尽去,如我大宋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收复失地,还我二圣,指日可待,如是害怕二圣一回,如今皇上皇位难保,定然收回今日的成命,胜利在望终成抱憾。”
这席话的确令屋内众人为之悲戚叹惋,岳飞为天下汉室百姓,大宋江山社稷所付出了十年辛酸血汗,也唯有在此刻静养时心智明朗地看清朝廷的本来面目,叫人怎不唏嘘。
杨沂中却信誓旦旦地道:“大哥请放心,如今圣上已经想透彻,答应放心让大哥全权掌管收复中原的大任,不让任何奸佞小人插手,你就全心全意地将所有精力放在北伐大业之上,我想大哥捷传频报,让心胸狭隘之人立即无话可说。”
岳飞道:“七弟,难道你还没看明白吗?执迷不悟,如我轻言答应下山北伐,更令朝中权贵嫉恨,如不听在皇上身边煽风点火,不予增兵援助,我岳家军孤军身陷困围,粮水不续,无日不战,这些都不足以难倒我岳家军,但是反而正中秦桧借刀杀人的毒计,令我们如何在沙场上努力也是徒劳无功;加之皇上意志动摇,绝不会允许我领军攻至燕京,痛击敌酋的,大败金人事小,关乎大宋国运事大,实在令人煎熬,此事必然让朝廷答应我三个条件,否则我誓死不出山。”
李吟风不忍见他们兄弟失和反目,站出来说道:“大哥不是常教诲小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得起天地良心,对得起天下百姓,对得起正道仁义,如今大哥却开始退缩,所有的英气豪迈都变得牵绊,你的忠诚哪去了?既然为了天下百姓不再被胡虏蹂躏,你更该出山,那怕出师未捷身先死,你所作所为定能彪响千秋万世。”
“还是兄弟淳朴简单,人一旦被名缰利锁所系,变得前畏其虎,后怕名节有损,能像你这样竭心一片赴国难的磊落坦荡真君子不多,毕姑娘,那就有请你为我医治眼疾,不求能痊愈,但愿能看清事物就行。”岳飞深有感触,向毕雅涵求医眼患,看来他打定主意下山一战。
李吟风与毕雅涵相视一笑,为之欣然,就连杨沂中在旁也庆喜万分,恨不得立即将此事回禀朝廷,大宋人心大振。
毕雅涵前来之时未准备什么医治病患的灵丹妙药,一切都是跟随李吟风便宜行事,大叫糟糕:“我来时之时匆忙,未能带上药石金针,何况我对自己的医术也……”
岳飞却道:“无碍,毕姑娘此刻回去拿便是,岳飞这眼疾已折磨了我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