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雄自大年初县长来家谈心,使他也理解县里的难处以后,他对县里的难处有了同感,于是就想办法为县里排忧解难。
春雄自已还不上交报出来的捐资数,他以为自已不对以后,第二天,他立马行动,就把自已的捐款数全部落实到位了。
他这款到位,可带动其他老板的捐款到位。原来春雄那天报出的数是三百万,虽不算是最多的,也是上等的了。
他这笔款一到账,县里的领导十分高兴,自然对他的行动开展了大宣传,春雄受到县里的及时表扬。
各个捐资报数的老板们一听到春雄已把款数落实到位,大家的心也动了,原来被流言所左右的感觉也有了松动。就在此时,春雄也开展了对老板们的攻心活动,希望所有的老板,言而有信,支持县里搞建设。
这天,有个叫红的老板家里举行婚庆活动,春雄就参加了。原来全县的老板们,他们成了一群,而且是联络非常密切的一群。他们有的是钱,所以更加融和在一起,开小会啦或是娱乐啦什么的。
在老板们中,那家有喜庆的事情,他们更爱集中在一起助兴。大家因为是同行,所以很多谈说是投机的,再说物以类似人以群分,他们自已都是有钱的人家,同行的生活有很多相似之处,更是使他们能粘合在一起。
所以这个红家里有婚庆之事,全县的老板都回了家,参加红家的婚庆活动,这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因为他们中有一个是做头的,只要通知那头,他会把消息发布,所有的老板都知的。于是这天春雄就参加了。
春雄就在这个红家的婚庆日子,打算对各个老板进行开导,以便把去年的捐资报数落实到位。春雄为什么如此去做?春雄自从县长与他交谈以后,他理解县里的难处,于是自已出于排解众忧的心里,才想到去把同行说服的。
春雄每做事之前都有一套周密的计划,他首先摸清各个老板的心里,他们迟迟不上交捐资数款是何原因,所以他就必须亲近那些老板们,来个全面了解。只有了解过后,才有针对性产生解决的办法。
春雄来红家时,因为是提前到来的,见到客人都是在分散各处坐谈,春雄就找到他的同伙坐谈。他记得县里最有号召力的是生老板,别人都喜欢听他说话。
他为人慷慨大方,而又谈笑风生,办事又干脆利落,所以很多老板都喜欢亲近他,凡与县里的老板们有关的事情,都要找他才能顺利解决。春雄于是找寻这个生老板。在红家的一个客房里,春雄找到了生老板。
一见了春雄,这个生老板就与他打招呼。春雄在县里也是个很有名气的老板,因为他做公益多,所以就在县里出了名。生老板得知春雄是来找他说事的,就私下离开众人,到一个小角落,与春雄在一起,问:“春雄老板,你不知有何事要说的。
我有能力帮你解决,一定不会推卸。”春雄说:“有啊,这还是个大事情,那是当天县长开的集资会,当时老板报的捐资款,没有落实下来,不少老板,只是说说而已,很少给县里把钱打到处的。”
春雄于是把县长来他家里做他的思想工作,说出县里困难之事说给生听。还说县长的说话他十分理解了,县长回家的第二天,他就把报数的捐钱全给付过去了。生一听是此事,就沉默了。
因为此事,是各个老板统一的认识,他们不理解县里拿这么多钱做舍事,没有确切的消息以后,大多数老板是不同意把捐款数落实到位的。生为了使春雄老板能明白众老板的意思,他于是就带春雄回到原来那个小客房里。生与春雄一到,生就把春雄的说话向大家说了。
此时这个小小房间就炸开了锅似的,人们一五一十地把自已的苦恼说了出来,有的说:“现在的社会太不象话了,我们这老板真难当啊。每到从外地回家,就有不少的人到来要钱。他们是村子里的要人。
都是一些德高望重,在村子里很声望的人物。比方他们来要建庙的钱啦,或是扫众人的坟墓钱啦,再有是演戏钱、修路或庙旦什么的,都要求捐资,他们不是只说一说就完事,而有的人就纠缠不休,非要得到钱不可。
这是捐资啊,出于自愿,不捐也有自由啊,怎么却是如此的做法呢?我们有钱,捐资看是做什么事,必须是有意义,对大家有好处的事。捐出来的钱必须说明去向,有清晰的用钱帐公贴出来,这样我们愿意捐了,我们才捐,怎么要如此的纠缠呢?”
有的却说:“捐资的钱,听说有好些人,拿去吃喝的不少,更有的把那些人家捐出来做公益的钱拿去分吞了。这样更不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