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伤心的小纸盒
向敏中讲述一段辛酸恋情——朱琴的出现使涂驭球发生婚变——向敏中勒死金巴狗不久,一篇署名“秦越人”的文章在校刊上发表。引起了不小轰动,文章题目是《我与青干班》。
我入学青干班并不那么顺畅,当我拿着通知找到部门的头要求入学时,却受到阻挠,他找出种种理由要我放弃。晚上,我带上礼品找到领导家,领导才免强答应,可每月除发基本工资外,学杂费先由我自理。等拿到结业证后再予报销。
为了交上学费,我搜罗出自已所有的积蓄,可还差几百元,我只得求助于朋友亲戚,当他们把钱交给我时(我口袋里从未装过这么多钱)。我心如刀割,一个人来到汝江边上,天空中骤然下起了滂沱大雨,江面上狂风呼啸,波涛汹涌,我心潮翻滚,雨水和泪水粘在一起,滴落在面前的桥石板上。
学习的氛围令人陶醉,同学间的友情让我感到温馨,但我也时时感到经济的窘迫。每月工资70元,对一个已经二十八岁的膀粗体阔的我来说吃饭都成问题,更何况我还得省下一些钱来购买书籍。我一贫如洗,于当今的经济生活太不适宜。
青干班最难忘的一堂课是老师给我们讲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老师在讲到这些文字时感情充沛,声泪俱下,我也和许多学员们一样潸然茫落泪。
文章写出的真情实感吸引了党校的班主任老师朱琴。一天她向向敏中打听作者“秦越人”是谁?向敏中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涂驭球。因为有一次他去校舍找他,无意间看到了他的手稿。向敏中如实告诉了她。
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向敏中陪着她来到涂驭球的校舍。他们谈得最多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当问朱琴涂驭球为何署上“秦越人”的笔名时。他说“秦越人”是古代名医扁鹊的字号。小时候他和母亲遭父亲遗弃,母子俩相依为命,十三岁那年,他母亲身患重病,因无钱去医院。情急之下他找来江湖巫医就诊,结果病情加重,不久离开人世。长大后他曾发誓要像古代名医扁鹊一样悬壶济世。以后朱琴和涂驭球来往频凡起来。
一次涂驭球告诉向敏中,朱琴父亲就是党校朱校长。她虽已年近二十八岁。可一直未找到称心如意的男友。父亲为此焦虑不安。最近,父亲给他介绍了一位省委常委组织副部长公子,小伙子长得人高马大面相英俊,可接触几次后发现人很木讷,每次见她只会傻笑,她怀疑他脑子是不是有问题?便多方打听他的经历,结果才知道小伙子原在部队当兵,爱上过一个女兵,因为失恋脑子受了刺激,从此神经有些不正常,小伙子只当了两年兵就转业安置到省电影公司当放映员,结果前不久还闹出一个笑话,那天,省里的一些文化官员审看日本故事片《望乡》。他竟然将放过的第一盘胶片重新倒回来又再放了一遍。弄得大厅内官员们一阵搔动,这是谁在上面瞎胡闹?后来有人悄声说是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的公子,也就没有人再作声了。这事传到朱琴耳朵里,她向父亲表示不再与他来往,可父亲再三劝她嫁给他,说是小伙子人憨厚,家庭背景很不错,但朱琴生死不从。
临近毕业的那个晚上,向敏中刚入睡。突然被急促的敲门声吵醒。打开门,只见涂驭球手里捧着一个小纸盒走了进来,他流着眼泪对向敏中说:“敏中,我和桂莲结束了。”然后又把小纸盒递给向敏中:“你是我最信任的朋友,这个先替我保管着。”
原来,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涂驭球和朱琴的关系迅速升温,己成为难舍难分的恋人。为了扫除与朱琴结婚的障碍,他想尽快摆脱与何桂莲关系。
那天晚上,何桂莲又来到党校看他,他却把她带到校外偏僻的镜明湖边。涂驭球对她说:“桂莲,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我们分手吧”
何桂莲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惊咤得张开口,可又一时说不出话来。
涂驭球望着她,等候她的答复,良久,何桂莲抓住他的手,眼里闪着泪花,两片嘴唇颤动着说:
“分手?这到底是为什么?你怎么说出这种话?”
涂驭球偷偷地膘了她一眼,目光中闪出一种近乎怜悯,他把她的手拨开,深深地叹了口气,厌烦地说:“唉,你别死缠着我吧!我要被你逼疯了”
“我求求你,不要这样。”她说:“我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