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玉楼春》让康文旺如痴如醉——向敏华携哥哥推荐信拜会康文旺——引起一段不快的回忆
一首《玉楼春》,叫他如痴如醉。那情味,那意趣,那韵律,丝丝入扣,太合他心境了。以至冯萍引着向敏中进来时,他的目光仍未从这浓词艳赋中移开。
“老头子呀,有人找。”冯萍走过推了推他的肩膀,康文旺这才转过头来朝看了看向敏华,他为这位乡村教师此时的造访扰乱了他的心境而隐隐不快。
“有事吗。”康文旺冷冰冰地问道。
“我是向敏中的弟弟向敏华,我哥有一封信给你。”向敏华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恭恭敬敬地递给了康文旺。康文旺展开信看了起来。
康社长:
青少年正常人格的形成,总是与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的。青春期是青少年走向成人的过渡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生活和性心理将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健康的性心理和性知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家弟苦作两年,已完成适用于青少年青春期教育读本《花季雨季》。还望多赐教。并建议作为青少年的普及读物,由贵社出版。
向敏中康文旺收起信,脸上没有丝毫表情。按说他和向敏中还有些交情。可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却让他对向敏中一直耿耿于怀。
那年开春,龙门出版社组织了一次送书下乡活动,社长康文旺、县委书记向敏中、县长胡棕明在一大帮记者的簇拥下来到了汝湾县吴村的果树种植大王王老汉家,为他送上几本科技裁培方面的书籍。
当时王老汉躺在一张竹椅上眯着双眼,手里捧着一把紫砂壶,嘴里正随着电视里播放的京剧《空城计》哼着唱腔。
我站在城楼观山景。
突听到门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由于王老汉平时耳背,当一行人走进家门时,王老汉竞没有察觉。
“出版社康社长来给你送书了。”还是胡棕明朝他大声喊一下,他才从竹椅上跳起,立刻迎来,双手边接过了书籍,边躬身说道:“不好意思,怠慢了,怠慢了。”
一阵寒喧之后,王老汉手上的那把紫砂壶引起了康文旺的注意,他拿过紫沙壶仔细端详起来。
深谙古懂的康文旺一眼便断定,这是一把咸丰至光绪年间的宜兴鱼化龙壶,壶身扁圆,深紫色,壶上龙头在倾壶倒茶时能自动伸出,收缩自如,真是玲珑秀巧,堪称鬼斧神工。
“好壶,好壶。”康文旺一个劲儿地夸赞道。然后有些恋恋不舍地捧回王老汉手里。
王老汉接过紫砂壶说:“这把壶是我爷爷留下来的,我们家祖宗三代都喝这壶里的茶。”
吃罢中饭,康文旺在招待所转辗反辙,心思重重。王老汉那把紫砂壶总在他眼前晃悠,他情不自禁地打了电话给胡棕明,讲明自己愿以高价收购此壶,胡棕明知道康老有这嗜好,喜爱收藏这些古董玩艺儿,便爽快答应他叫人去跟王老汉做做工作。
第二天,马大棚来到王老汉家,他直明来意,说是愿出高价把那紫砂壶买走。王老汉先是一惊,而后明确答复,不肯出让,马大棚便死磨硬缠,嘴巴皮子都说干了,王老汉仍是一个劲儿地把头摇得咚咚作响,生死不肯。说是祖传之宝,再高价也不卖。最后,马大棚只得亮出底牌,说这壶是胡县长要,并威胁说要他好好考虑考虑。王老汉把心一横。说:“就是天王老子,我也不给!”
马镇长悻悻地离开了王老汉家。
可以后的两三天里,副镇长、村支书、户保主任、接二连三地来到了王老汉家,跟他做思想工作,要他出让那把紫砂壶,最后,副镇长告诉他:“明天上午马镇长会领着全体班子成员来你家,下最后通碟。”
晚上,王老汉把紫沙壶放在桌上,目不转睛的看着,眼里流出两行浑浊的老泪,他万万没有想到,一把紫砂壶给他带来这么多麻烦,叫他不能安身,忽然,他一把夺过那紫砂壶,高高地举在空中,正欲狠狠地往地上砸去。
“慢。”屋里忽然传来老伴那凄厉的喊声,她冲到了他面前,一把将他抱住,然后伸手缓缓地取下那壶,轻轻地放回到桌上。这一夜,老俩口伴着那紫砂壶,你一言我一语地直说到天亮。
第二天早上,马大棚果真领着镇政府主要成员前往王老汉家,快到家门口时,看见王老汉手里拿着一把紫砂壶正朝他们怒目而视,周围还围着一些附近的村民。
当马大棚一行走近时,王老汉忽然举起手里的紫砂壶狠狠地往空地上砸去,紫沙壶被砸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