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一首《临江仙》最先从秦淮河上颇有名的栖凤楼中让客人熟知,渐渐地,几乎逛秦淮的客人,都从不同青|楼楚馆,听到唱这首词。那些青|楼中的倌人,一改往日婉约凄凉的调调,多数为客人表演这首新出来的词曲,仅仅几天功夫,这首临江仙彻底火遍了金陵,无人不知。
这个年代,舆论风向,很容易让某件事火起来。再加上临江仙一词,的确有大家风范,猜测此起彼伏,都以为此词为某一位名家所作,然后刨根问底进行挖掘,终于得到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此词,最先由一代名妓皆琴曲大家李兰君传唱。
天下谁人不识李兰君啊,名重京师的名妓加才女,虽出生风尘中,但绝非随波逐流买卖色相的女人,而是如兰花一样清高不染尘污。就连大才子柳永,都甘愿拜倒在石榴裙下,一年前为她写出一首蝶恋花,让天下的女人由此嫉妒,而李兰君的名字也从此传遍四海。
据说,李兰君此翻从京师来金陵,身边还跟着大才子柳永,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这首词,肯定是大才子柳永所作。
秦淮河上的舆论风向,并没有影响到金陵城中的普通人,只是李兰君和才子柳永两人双双来到金陵,最激动的,当属金陵城中那一群自认博学多才名流仕子。
他们都有一亲李兰君芳泽的色|心,又有和大才子柳永一拼高下的决心。摩拳擦掌,证明自己学富五车,又能在美人眼前表现的机会到了,怎么可能错过?
当然,这一切,似乎和陈厚颜没多大关系。
他现在依旧是早晨跑步劈刀打沙袋锻炼,完事儿了就去学堂听夫子授课,闲暇时间,没事儿的他,就去秦淮河边,找秦之问下棋。
和秦之问熟络了,两人便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偶尔闲聊家常,偶尔说说某些风俗奇谈,总之天南地北各有涉猎,陈厚颜的谈吐,让秦之问颇为惊讶,看不出陈厚颜如此年轻,去过的地方,居然比他还多。当然,在此期间,也通过秦之问的搭线,以棋会友认识了另外三个老头。
这些老头,大多都是致仕回家的官员,也有金陵当地名门望族的长者,他们把家务都交给了后代打理,自然就闲了,下棋认识自成了一个圈子。
几天接触时间,都知晓他们的身份不一般,至少在金陵跺跺脚,秦淮河都要安静一阵子,不过,待人也是好的,但大多都有为老不尊的恶习,闲谈中,不是帮你相中那家闺女,就是给你介绍隔壁寡|妇,反正就是磕叨,也有戏弄陈厚颜这个小棋友的意思,不过陈厚颜脸皮颇厚,常常一句话,就把这群老怪驳得哑口无言,喟叹后生可畏。一来二去,因为下棋的确剑走偏锋,陈厚颜也在这些年龄比他大几圈的老怪面前,博得一个“八百”的称号。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此称号,根据陈厚颜下棋风格,慢慢就叫顺口了。后来,那些老头为了彰显学识惊人,又在八百之上,加了两个字,最后终于有了陈厚颜以后名满天下的威名,八百屠城。
应该是有典故的,那些老头也说了,陈厚颜以后肯定是个儒将,取此名号,来自南朝陈庆之典故。都是棋友,陈厚颜也随他们叫吧,况且这称谓听着也威风。
“八百,你说,你这后辈,怎么就不知道尊重下老年人?都下了两局了,老夫也不曾赢过,看来今天注定如秦老所说,要请大家去城里醉仙楼摆一桌喽。”
说话的老头是金陵苏家的老太爷,苏家是商贾之家,虽说这年代商人的地位低下,但这老头一家并没有为富不仁,苏家商行在金陵的口碑也不错,每次哪里遭了难,能捐出大笔银子的商人,苏家肯定排在第一。下棋的小圈子里,有官有商,陈厚颜常笑官商勾结,自然免不了他们一顿白眼。
老太爷叫苏致远,膝下三子五女,儿孙满堂,这老头常充当媒人,给陈厚颜介绍某某富家千金,其实他自己家里,就有一个待嫁阁中的小女儿,是苏太爷四十五岁才生的,据说是个标致的美人儿,叫苏小妹,还说是个才女呢。
“苏老家大业大,摆十桌都不成问题。”熟悉了,说话也就那般随意,没有谦逊一说。刚开局,陈厚颜又换掉了苏太爷几个棋子,他用惯了这招,老太爷很头痛,后面自然会输给陈厚颜这个小范围近乎无敌的对手。
周围就有一片笑声,秦老还有认识的徐老,都在观棋,见苏太爷渐渐不敌,两人如同找到了同病相怜的人,这些天被陈厚颜痛苦折磨的心情一扫而光,看吧,年轻人,总是有些事,要比老年人有天赋的,就好比下棋,剑走偏锋,却能出其不意致胜。
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