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这种作图方式,但一眼就看出若是按照图案上那些支架进行搭建,随便一个普通工匠都会。
“这是用铁架子搭建起来的形状,当然,如果怕来不及,先用结实的木架搭建也可以。至于架子外面,用油布盖上,将整个架子包裹,前后留出两个可供人进出的孔门,在油布上也要做出一些类似窗户一样透气的小孔。至于尺寸要多大,则是根据需要,延长支架和油布的尺寸。不知道这种用油布搭在外面,可挡风雨日照,里面空出来像房屋一样的东西,会不会比辽人的穹庐差!而且,它便于安装携带,等用完了,官府再统一回收,以后那里有灾难,第一时间可以运送过去,这是一大便利。”
把自己知道的都一股脑儿说出来。画完之后,又在上面写上一些安装原理,大概觉得足够详细了,就将炭笔放在一旁,陈厚颜就给秦、归二老解释他所画的东西学名叫帐篷。至于制造方面可以说非常简单。用来支撑的支架,用钢铁铸成,相信普通的铁匠,只要看了他画的图和下面写的安装原理,就知道怎么做。而帐篷所需要的油布,苏杭号称织造之乡,简直是制造油布最理想的地方,这点就更不用担心了。
这两样东西,武朝都有能力制造。只是差一个人把创造力集中在这上面。从构图,到用料,再到组装成型。从而导致了类似于现代的帐篷迟迟没有出现。
秦之问拿着陈厚颜所画的帐篷凝神观看,归老也仔细琢磨这东西的实用性。经过陈厚颜先前的解释,又看到纸上的图画,秦、归二人一致觉得,陈厚颜所画的小小一张图纸,已经可以用造福万民来形容了。
“帐篷?好名字,果然如八百所说,比起辽人的穹庐,价格便宜何止十倍。而且,我武朝大有能力,将需要的东西弄出来。”两个老头认认真真地看着手上陈厚颜用炭笔画出来的图画,上面除了图画之外,也有陈厚颜顺手写的一些搭建过程中的方法一目了然。他们心中就更加清楚了帐篷为何物。
两人的震惊还未消去,陈厚颜那儿又继续说道:“倒是因为这帐篷想到一些事,依我看,如果真要做这样的帐篷,其实油布是不用花钱的,如果官府愿意,苏杭那些做布匹生意的大商户,大多要争破脑袋,想要给官府合作。让他们捐钱,他们或许推三阻四,但让他们赚钱,他们就乐意了。”
“此话怎讲?”
“如果官府同意,在这些用作救灾的布匹上,印着诸如秦家商铺、归家商铺、陈家商行的大名,岂不是天下扬名了,商人最看重的便是人竟皆知的效应,这样才能更多的销售产品。有武朝这艘巨}大的战船帮助其宣传,距离天下扬名,那还能远吗?”
和秦、归二老解释什么便是广告效应,估计他们会觉得生疏。陈厚颜只能简单把一个利字放在前头,商人看重的便是这个利字。经他如此说明,秦、归二人大概明白了陈厚颜的意思。
“安置问题,算是解决了。那就只剩下难民的管理了!每个难民,每天能领多少粮食,划分出来安置难民的区域内,该增设什么官员管理,是否需要军队看守,这些小子就是外行了,二老肯定想的比我多,大概也就没什么好建议的。”
管理方面,陈厚颜确实是外行,以秦老的魄力,制定一个详细的用人计划,对于一个曾经宰执天下的宰相并不是难事。现在唯一希望的,便是能早日听到方腊战败的消息。他大致把自己的想法,都说了一遍,归老那儿已经全部做了笔录,至于整理成条例,以至于颁布下去,则是接下来的事情。
房中又响起了谈论声,大致是关于救灾方案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从安置开始,到卫生,到疾病,到疫情,到管理等等,每一条细化之后,该作的,该进行修改的,都详细的罗列出来。大多都是陈厚颜以现代人的观点,参照现代较为成熟的救灾方案口述出来,秦老、归老那儿沉思片刻之后,点头认可,三人做这项工作也极为认真,时而凝重,时而讨论,一天的时间,除了中途吃饭之外,大多都是在讨论是否可行,最后拍案成册。
直到外面千家万户都点上灯火之后,书房中的谈论方才停止。
手上拿着一本已经无可挑剔的救灾方案册子,丝毫感觉不到疲惫的秦老脸上的笑容清晰可见,旁边执笔的归老也带着爽快的笑声。
“想不到啊,若是这本册子传出去,让人知道,上面的诸多条例,大多都是八百你这个二十出头的书生所想,该是何等震惊。”
“我也仅仅是补充而已!其实要说功劳最大,秦老当属第一,归老抄录了一天,也功不可没,至于小子充其量算一个协助。”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