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呆滞的众人,淡淡说道;“如何”
这一问,却是将众人从出神中拉回了现实。大家纷纷点头,看着杨锐的目光满是佩服。
这一刻众人终于明白桃乐邦为什么佩服杨锐,称其为大师了。
光是这副字帖便当得起“大师”两字的称呼。
张老弯下身子,低垂着脑袋,颤抖的看着杨锐的字帖,好半响才抬起头来,望着杨锐连道;“好,好一个米氏临摹。不仅临摹出了米师的形,更是具备了米师的魂。”
他浑浊的目光此刻也变得神采奕奕起来,他望着杨锐激动道;“老夫以为再没人能习得米师的书法真谛,没想到小友却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他激动是有道理的,临摹米芾的字帖是最难的,因为变数太多。米芾一生复杂,先是师从欧阳询,柳公权,后转师王羲之,王献之,再后来谁的字帖都临摹,渐渐博采众家之长,成自家面目。
他的书法讲究“八面出锋”,每一面都是一代大家的优点。换句话说,要学到米芾的书法精髓,就必须先学欧阳询,柳公权,再学王羲之,王献之,最后苏轼,黄庭坚等人都要学习一遍。
杨锐看着已经目瞪口呆傻掉的潘春,不屑的撇了撇嘴,说道;“这《食鱼帖》没有了‘狂’性,却多了‘变’数,上文恬静、安然,下文浑厚、挺拔,不是米芾的临摹,又能是何人的呢?”
潘春张了张嘴,却是说不出划来,此刻他的大脑里一片翁鸣,仿佛无数只蜜蜂在嗡嗡叫一般。
张老点了点头,惊叹道;“这《食鱼帖》是狂僧怀素的代表作,以米师的性格自然要临摹一番,听小友这么一说,果然是米师的风格,多而精,精而锐,锐而锋。若非小友点出来,谁也想不到这竟然是米师的作品!”
张老望着字帖忽然面色通红了起来,激动道;“小友,这字帖卖我吧,我出五千万,你可千万不要拒绝!”
还没等杨锐说话,又一个六十多岁半秃着脑袋的老翁叫了起来,“我出八千万,老张,你可别想以大欺小,我也是米师的信徒,最喜米师的作品了。”
“小马,你竟然敢和我抢,信不信我直接锤你!我出一亿。”
张老一脸激动的顿着拐杖,望着和他抬价的老翁满脸的愤怒和激动。
潘春再也支撑不住了,他心里仿佛被一柄柄大锤敲打着,后悔、愤恨、痛苦,在灼烧他的心灵。
张老叫价一亿仿佛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噗的一声,潘春一口血喷了出来。
他眼前一黑,栽倒在地。
杨锐撇了撇嘴,就这心理素质还想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