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谷关内,火势四起,兵慌马乱。
而萧啸又率兵马围住徐荣驻守府邸,不过数息之间,徐荣便已得出了大谷关被破的基本判断。
见萧啸围而不攻,又射杀传令兵,徐荣略一思索,瞬间明白过来,他这是要将自己围困在此地,让关内的西凉守军成为群龙无首的乱军。
没有主将统率,西凉军自然溃败得更快。
徐荣洞察到萧啸用意,闷哼一声,不等众人反应,猛的返身退回府邸,立时关闭府门,只留下数名随行侍卫呆立在外。
见徐荣一言不发,突然抛下随从,孤身退回府邸,萧啸不禁面露赞叹之色,道:“徐荣当真是果决之人。”说罢,突然向身后问道:这处房屋是否另有出入暗道?”
听罢萧啸此问,身后的大智恭声应道:“少帅恕罪,当日时间紧迫,大智不曾详细探查,不知此地是否另有暗道。”
若是此时徐荣在场,定然能识得这名叫“大智”之人,便是当日作为萧啸侍卫,出入大谷关,向自己和董卓等人送达婚礼请柬之人。
萧啸今夜为何能如此顺利潜入大谷关,自然便是大智此前借赠送请柬之机,刺探绘制而成大谷关详图的功劳。或则说,萧啸让大智专程向徐荣、董卓送递婚礼请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大谷关内的兵力、防务地图。
从外表看来,萧啸仿佛极为轻松的成功破关,然而,这长达一个月的精心谋计和许多隐藏在背后的努力,却不是人人能见,亦非人人可知。
听罢大智回禀,萧啸不置可否,命人清剿府门之外的徐荣近侍,又令士卒撞开府门入内寻找,各处房屋皆尽寻遍,却怎么也寻找不到徐荣。最后在府衙外院侧墙角下寻到一个人腰大小的狗洞,而狗洞之上正有一片被挂破的衣衫,据此推断,徐荣应是钻出狗洞,逃了出去。众人看到此洞此景,不禁狂笑不止,皆言取笑之语。
萧啸看着狗洞,沉默良久,不知何想。片刻之后,萧啸命人就在屋内点火,烧毁房舍,又令众将士,务必捉拿住徐荣,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众将士听令,齐声应诺,分队而去,就在关内剿杀散落于各处的西凉军。
是夜,大谷关内粮仓、兵营、兵武库几乎同时着火,西凉军慌乱出营,取水救火,可惜水源太远,火势太大,越烧越旺,越烧越广,恰在此时,又有孙坚大军涌入关内,似是老马识途,直接便冲向西凉大军军营,真真的应了措手不及之意。
孙坚率身在前,带领孙家将士,在西凉军大营之中,横冲直撞,左突右杀,犹如虎入羊群。而西凉军早已乱作一团,毫无抵抗之力。所幸关内地势不广,在大营后方的西凉军在部分将领的召集统率之下,边守边退,逐步退到狭窄的街巷之中,意图借此抵挡孙坚大军。后方西凉军虽然暂时得脱,但暴露于前方的西凉将士便无这般幸运,大多死在孙坚大军的屠刀之下。
部分西凉将士退守街巷之后,便开始了有组织的抵抗。初时孙坚在破关、破阵双重兴奋的狂喜之下,并未引起注意,只是豪横的下令手下继续剿灭西凉残军,直至眼见自家大军在与西凉残军的巷战之中伤亡逐渐增多,孙坚方才惊醒过来,忙令己军退出巷战,转而围剿他处残军,可惜此时西凉残军多已躲入街巷之中,孙坚虽率军剿杀过数条街巷,可惜依旧伤亡甚重,不得已,忙命人前去寻找萧啸,以求胜计。
此刻萧啸亦在关内各处剿杀西凉败军,亦发现有败兵躲入街巷之中,不过败兵零零散散,未成聚合之势,轻易便被剿杀,倒也未遇什么阻碍。
见孙坚派人来寻,萧啸问明缘由,当即命张辽继续率领大军清剿西凉残军,自己则领了放火归来的戚铿等人,直奔孙坚之地而去。
未及多时,却见孙坚正自整军,与对面的数条狭窄的街巷遥遥相对,静立不前。见萧啸率人而来,连忙迎将上去,开口便道:“徐荣率领残军,就躲在对面街巷之中,意欲引我军巷战,贤侄可有破敌之计?”
听得徐荣竟然在此,并已与西凉残军汇合,萧啸面露愧色,不觉汗颜。
原来此前萧啸与孙坚早有分工,萧啸负责潜入关内打开关门,并围剿主将徐荣,孙坚则负责入关后的冲阵杀敌。
此时徐荣不仅脱了萧啸的包围圈,更与西凉残军汇合,并且与孙坚形成了对峙之局,萧啸焉能不汗颜。
萧啸尚未开口,在旁的戚铿却笑道:“徐荣你个钻狗洞逃命的手下败将,还有脸在这里阻拦我军,还不快快出来投降。”
戚铿此言,乃是有意朝街巷之中喊去,大有羞辱徐荣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