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奢华马车为首,引领一行车队,南出兰陵,直往下邳而去。
为首的马车之内,萧啸正坐其中,而车内同乘的,还有糜竺。
陶谦为萧啸礼迁州治,移居下邳。这份情,萧啸必须带着一个马车队的礼物登门拜谢去还。否则,何以堵住天下士人悠悠之口。
同在车架内的糜竺,越看萧啸这个未来妹夫,越是满意,暗自欢喜:不枉我这些年费尽心机,千方百计的押宝萧家。
原来糜竺早前便有意将其妹糜晴嫁与萧啸,萧啸之父当年虽然口头答应,但是当时萧啸却并未开口,此后萧啸应檄加入关东联军讨伐董卓,一走就是一年多,直至近日方回。
糜竺早探得萧啸将回兰陵的消息,便早早去往兰陵萧家相侯,第一时间露面,就是再次为了糜晴的婚事。
而前几日,糜竺在萧家寻机再嫁妹之事,萧啸竟然当面就答应了,糜竺虽然微觉意外,更多的却是喜不自胜。
以前,糜家只能算得上是紧紧跟随在萧家之后,占个顺风的便宜,而只有正式嫁妹之后,糜家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踏上萧家这条战船,乘风破浪。
糜竺坚信,待糜家与萧家联姻之后,会更加壮大,愈加强盛。
糜竺心理想什么,萧啸自然不知。
萧啸此时心中所念,乃是临行下邳前,与胡昭的那一番交心策论——萧氏发展大业。
萧啸与胡昭搭建“忠诚为主”的羁绊后,在胡昭面前,毫不避讳自己的雄心壮志。
而胡昭,亦在自己超高的99点智力运作下,早在投效萧啸之初便为萧啸这个主公开始谋划大事。
比如在长社钟家时,胡昭故意说自己因为看到萧啸头顶紫气,才会出仕投效,就是要以此神化萧啸,隐喻天命,来提升萧啸的名望。
选择在长社钟氏宣传萧啸,自然是因为钟氏在天下士人的重要分量,否则随便在一个平头百姓面前宣告此事,却有何用?
此后钟氏受胡昭所影响,想要以派遣族中子弟随胡昭求学的名义,向萧啸投注,却被胡昭识破一口回绝,便是胡昭的欲擒故纵之计。胡昭料定,钟氏被自己代为萧啸拒绝后,不消多少时日,钟氏必定会让族中子弟前来投效萧啸。这人才,不就自己乖乖的送上门来了么?
胡昭所做的这些,萧啸尚不知情。但胡昭在为萧氏发展大计所言的“早取扬州,三州连片,和通异族,经营长江,进取中原,拥帝扶汉,诛灭贼藩,天下则兴”的发展总基调,却是犹在耳畔。
萧氏基业在徐州,交州一地,萧氏亦经营十数年,徐州、交州之间隔着一个偌大的扬州,这扬州必取,而后交、扬、徐三州连片,而后用心经营,只要经略好长江天险,解决好地界内的山越等少数民族问题,便可进取中原,那时拥护汉帝,手持大义,诛灭各路诸侯,何愁天下不兴?
胡昭自随萧啸返回兰陵后,对萧氏此前十数年所铺垫的基业越深入了解之后,越加钦佩。
要想成就霸业,要的就是钱、粮、人。
萧家现时乃是实打实的天下首富,钱财无算,马匹、甲胄、兵器、将士俸禄等等,足可保障。
萧家在交州、夷洲广辟耕地与稻田,连年丰收,粮草储备充足。
萧家在青、徐两州以及中原各地广引流民,通过海运,将其迁往交州、夷洲进行大开发,又大力鼓励生育,人口稳步增长。
在钱、粮、人都得到充分的保障之下,只要战略不错,领袖不蠢,何愁天下没有一席之地?
有了清晰的战略,萧啸深感人才的匮乏。
看来得使用羁绊技能两连击,广收人才。顶级人才留在身边用,一般人才丢去治理地方。思索之间,萧啸便定下了最为简单易行的收人用人策略。
不知道陈登父子跟随陶谦到下邳没有?萧啸已然打起来陈登父子的主意。
车架之中的糜竺注视萧啸已久,忽见沉思的萧啸面浮邪魅笑意,却又觉有些诡异,不觉打了个寒颤,又轻声相唤:“国相,国相。”
听闻呼唤,萧啸立时回过神来,不由愣而相视。
糜竺尴尬一笑,道:“还有十里,便到下邳城了。”
萧啸微微一愣,却笑道:“那便加速行进吧。”
未及多时,马车队忽的停而不前,萧啸掀帘而探,竟是陶谦率人就在下邳城外相侯。
萧啸慌忙下车,糜竺亦紧跟而上,二人步迎上前,与陶谦见礼。
陶谦笑道:“晓笑讨贼,一去年余,面上虽增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