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休息。
沈宸觉得还是在王大娘家住得舒服,就跟着进山报信的队员回了王家洼。
尽管老周和赵铁在张庄对队员们进行军事训练,但沈宸觉得已经把射击要领讲完了,剩下的就是苦练。至于什么卧倒、匍匐等战术动作,却是用不着他教。
回到王家洼的时候,已经是日近黄昏。来到王大娘家,沈宸发现这一家子都回来了。
原来,王家老夫妇进山不久就发现菊子偷偷溜走了。不用想,肯定是回去村里了。担心女儿的安全,老夫妇俩便冒险回来。
沈宸这一回来,倒是给菊子解了围。王大娘也不好再数落闺女,反正人和家都没事儿,心里也高兴。
“大梅呀,这炕刚烧上,你在灶旁先坐一会儿,这里暖和。”王大娘热情地招呼着沈宸。
她听了菊子的讲述,虽然将信将疑,但这女娃能跟着男人们扛枪打仗,就很了不起。
“大娘,我没那么娇贵。”沈宸婉拒了王大娘,还是回到他那屋里,想把身上的东西都收拾利索。
菊子却前后脚地跟了进来,拿着张狼皮铺在炕上,缠着让沈宸教她打枪。
学会开枪是容易的,菊子得到枪后,沈宸就教会她了。现在的菊子要沈宸教的是枪法,她觉得沈宸打得那么准,肯定有什么窍门。
“窍门嘛,肯定是有。”沈宸被缠不过,只好耐心地解释道:“但现在告诉你也没用,你先得练好基本功,比如持枪的稳定性,测量距离的准确性等等。”
“那你说咋练,咱们现在就开始嘛!”菊子对枪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除了摆弄枪,好象对啥也不感兴趣。
沈宸无奈地耸耸肩膀,说道:“那你会数学嘛,就是算数。”
菊子想了想,不太确定地说道:“俺跟着爹到集上卖过山货、皮子,倒是会算点小账。”
“那,也算吧!”沈宸知道不能要求太高,会算个小账,如果加上死记硬背的话,用跳眼法测距还是能够掌握的。
所谓的跳眼法,就是用手指和眼睛测距的方法。
其原理是根据两瞳孔的间隔约为自己臂长的十分之一,将测得实地物体的宽度乘以十,就得出了站立点至目标的距离。
也就是说,要使用跳眼法,必须能够估测出被测物体的大小(高度或宽度等),从而才能估测出被测物体到大拇指所指位置的横向距离。
所以,使用跳眼法,除了会基本的数学,还必须熟悉常见物体的尺寸。比如:汽车的长度,人的身高,楼房的层高等等。
对于菊子,甚至是其他的队员,沈宸也没有培养出狙击手的奢望。能在百八十米击中目标,按照当时的标准,就已经是非常厉害的战士了。
这样仔细一想,沈宸觉得跳眼法都没有必要学,能大概判断出百米左右的距离也就够了。
而且,菊子现在所使用的三八大盖是立框表尺,有一个优点:就是当射距在五十米至一百米左右时,可以竖起表尺框,并把目标与准星同时套在立框之中,作概略瞄准快速射击。
象沈宸这样的水平,如果不追求爆头,在百米距离内枪枪打中是不成问题的。
天已经黑下来了,估测距离的训练只好明天开始。
沈宸便教了菊子最常见的卧姿无依托射击,并反复纠正指导,确认她已经能够通过双臂的架设与枪支构成较稳定的三点支撑,才把菊子打发走。
临时的训练场——火炕终于腾出来了,沈宸往上面四仰巴叉地一躺,身下暖暖地烙着,舒服得直哼哼。
吃过晚饭,沈宸就回到屋里休息。现在,明显感到王大娘一家对他的态度更加热情亲近,可沈宸放松下来,便觉得疲累。
也难怪,连着几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又跑又颠,又是战斗打仗的。
沈宸把东西都装进缴获的一只帆布背包里,再出去的时候,身上就不用零零碎碎的影响行动。
坐在暖炕上,沈宸拿着锉和小刀,在油灯下仔细处理着子弹。
只弄好了二十多颗,困意便袭了上来。他收好东西,吹熄灯火,往炕上一躺,被子一盖,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也不知道睡了多长时间,沈宸被外面的嘈杂纷乱所惊醒。
尽管没人叫他,没有枪声预警,他还是骨碌一下爬起,飞快地穿好衣服,背上背包,提着枪就冲了出去。
院子里,王大娘披着棉袄,刚把院门打开,身后的门一响,回头看时,便看见沈宸全副武装地奔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