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决定亲自送语嫣去考试,两人早早来到松涛院,王语茹领着姐妹四人已经在那里等着了,她们穿着博雅堂统一制式的襦裙,只是入学时间不同,襦裙的颜色也不同,头上都梳着学堂规定的垂髫分肖髻,两边各别着一朵和襦裙同色的精致纱菊,这也是博雅堂的特色之一,这些花都是刺绣课的学生们亲手设计并制作的,春的桃花,夏的荷花,秋的菊花,冬的梅花,配着不同的襦裙不同的发型,使得博雅堂的学生四季看起来都雅致无比。
博雅堂每年每季都有“博雅”设计大赛,包括襦裙和头饰,设计赛的冠军作品会被认定为下一年的学堂制式服装,而且还有意义非凡的奖品。“博雅”设计赛是大多数博雅女孩都会重视的重点赛事之一,京城很多著名的绣楼和饰品楼都会向设计赛的冠军诚购设计作品,这绝对是名利双收的好事。可以说,基本上博雅设计赛承包了一半京城的时尚。
苏氏微笑着和大家说:“孩子们,你们六妹妹今天去考试,一会儿路上大家可要好好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她呀!”“四婶客气啦!我们一定会的,六妹妹也肯定会考上的!”女孩们异口同声的说,这可是关乎到王家女孩的集体声誉,大家当然齐心协力。像王家这样所有的女孩子都能考入博雅堂的家族在京城可算得上是极少的,王家的孩子们似乎遗传基因里就有会读书这一条,家里适龄的男孩都考进了松林书院,王鸿涛和王鸿彬更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秀才,直接进了国子监,这也是王家在权贵多如牛毛的京城占有一席之地的很重要原因之一。王老夫人说了一些鼓励的话,然后大手一挥:“六丫头,跟着姐姐们去吧,祖母相信你!”
苏氏领着一众女孩上了王老夫人的车。博雅堂在东郊山上,离王家不是很远,大约二刻多钟就能到。刚上了车,女孩子们就叽叽喳喳说起来。
大姐说:“六妹妹,你别怕,你是考蒙学级别的,这个级别的题目不难,你认真应对就行了。”这是老成持重的。
二姐说:“六妹妹,我觉得吧,以我们王家女孩的聪慧,你考进前三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就算发挥失常,最不济你也能考进最后一名!”这是自信爆棚的。
三姐说:“六妹妹,你一定要考进去,不然,我们下次出去,我就没有办法在齐五那个臭丫头面前显摆了,你考上了,我请你吃四海楼最好吃的烤鸭子!”这是威逼利诱的。
四姐说:“六妹妹,你别紧张,无论给什么题目,你就写的满满的,然后对每一个夫子甜甜的笑,她们看你态度好,就会多给你一点分,当年我就是这么考过的!”这是现身说教的。
语嫣虽说原本不是多么紧张,毕竟夏琳琳从小到大,考过无数次试,但这阵仗一出,气氛一烘托,她居然有了当年参加高考时候的仪式感,她不由得挥挥小拳头,郑重回答道:“姐姐们放心,我一定不负众望!你们看,我有这个呢!”说着,她从荷包里拿出一把样式一模一样的五颜六色的“逢考必胜”的方胜来:“这是哥哥们送我的,它们一定会保佑我的!”
众人绝倒:这傻丫头,到底靠不靠谱?
快到博雅堂的时候,路两边就渐渐热闹起来。这里原本是一片荒地,博雅堂把它买了下来,进行了休整:先是在靠近官道的地方圈出一大块地方,休整成停马车的地方,再在旁边修出一条青石板路,路的两边盖上两行一模一样的两层小楼,全是一间间商铺,对外出租。一些有见识的人家也把挨着博雅堂的地买了下来,建成一模一样的铺子出租,所以这里居然一路繁花。
语嫣掀开车帘子望去,这里俨然成了一条繁华的商业街。路边有酒楼,茶楼,医馆,书斋,成衣阁,金楼……连京城著名的锦绣阁,云裳楼,四海楼都在这里开有分店。这会儿正是快上课的时候,街上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不停的有博雅堂的学生在门口下车,然后她们的车夫赶着马车停到厂子里去了。大多数的马车都会在这里等着他们的小姐们放学。自从博雅堂开办一来,东郊周围立刻繁华起来,好多比较远的官宦人家,都会在附近买一个小庄子,好让她们的姑娘免受奔波之苦。
到了博雅堂门口,苏氏领着女孩们下了车,语嫣抬头一看,高大典雅,宽敞气派的大门上挂着一块硕大的匾,上面写着三个鎏金大字“博雅堂”,□□的字虽然比不上书法大家,但也大气磅礴,一看就有一种金戈铁马的气势,充满威严。说是山,其实东山的海拔并不高,最多有一百五十多米,而且山势平缓,博雅堂就依山而建。一进大门,就可以看见左中右三条宽宽的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地沿着山上去,路的两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