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接触上眼神,对方也只是友好地笑笑就错肩走远。
在这个鲜少有人知晓的地方,没有任何一个人认识她。
后知后觉想明白了这点后,苏叶摘下了墨镜,畅快地独行在乡野之间。
走了一段,她看到路口处有人招呼着另一个挑着扁担的人,两人停下来在箩筐里挑着什么,便也好奇地凑了上去。
“刚挖的,算你二十五行吧?”
“买几根尝尝鲜,你看着给我挑……”
两个当地人正用方言你来我往交谈着,苏叶勉强听懂了几个字,低头看着箩筐里尚还带着泥土的冬笋,低声说:“你好……这个能卖我一些吗?”
卖笋的买笋的都看过来,“妹娃儿哪来的,以前没见过你啊?”
苏叶笑说:“我是昨天刚搬来的。”
说着她指了指路尽头的小院,“就住那。”
“晓得咯,前几天不还有辆大车送家具来,你那儿装得好看。”
卖笋的人利索地挑了数根新鲜冬笋装进塑料袋里塞到苏叶手上,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说道:“女娃拿着,就算我送的搬家礼物了哈!”
苏叶忙推辞,“我得付钱的,我可以扫码付款……”
说着她闹了个大红脸,这大乡下的,人家哪有付款码给自己扫。
果然两个当地人哈哈大笑,卖笋的中年大叔大方道:“我们不会搞那些,就拿着吧。是了,来我们这里住嘛往后有啥子事都可以找我们帮忙。”
另一人也道:“缺啥子少啥子也可以问我们要嘛。”
苏叶只好说谢谢:“两位有时间可以到我那里坐坐,给你们泡茶喝。”
三人讲了一阵,陆续又有人路过买笋,最后苏叶在一众热情村民的围观中拎着一袋笋和两袋新鲜蔬菜回到了小院。
将三袋东西搁在料理台上,她还有些迷茫呢。
简单收拾了一下,搬家公司的车不多会儿就到了,对方开了辆小型货箱车,载了个工作人员来卸货。
一众行李陆续被搬进小院,最后进门的是数箱书籍和几盆保护完好的盆栽。
待得搬家公司的两人离开后,苏叶便在门廊前开箱。
她先把几箱书打开,将书分门别类在书柜里放好,而后又将装着杯盏的箱子打开,将自己这么多年来买的形形色色的杯子、盘子放进橱柜。
其中有一个箱子是她亲自打包的,里面是一幅层层叠叠用保护膜裹着的画,拆开后她看了好一会儿,才摆在休息区的窄柜上。
最后剩下的是衣物、鞋子等等,全部收整完毕已经是四个小时以后了。
苏叶在餐桌前坐着喝了口水休息了下,将几个纸箱整平绑在一起扔进了杂物间——等着每周一收破烂的人来。
……
今天收获颇多,苏叶看了眼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错过了午餐时间。
正思考着要不要做个下午茶,电话响了。
孟西关在电话那头说道:“我来青禾市出外景,顺便来蹭饭,可以点菜吗?我想吃糖醋排骨、肉末茄子……算啦,你看着做吧,我五点到!”
孟西关一向风风火火的,和她清冷如雪山般的面容完全相反。
苏叶拉开冰箱看了一眼,“好,知道啦,再做个油焖冬笋吧,今天在村里人那里买的,很新鲜。”
“ok”孟西关说,“好久没吃你做的饭了,等我来哦。”
苏叶在做饭这事上很有天赋,只要看一遍菜谱就能举一反三,做出的菜常常被夸“可以去开饭店”,她曾经也想过不演戏后一定要去开个私房菜馆。
放下电话,苏叶去往厨房先处理了一下冬笋。
剥皮后切成片,烧一锅开水放盐汆烫七到八分钟去除涩味和草酸,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而后便是其他备菜,排骨解冻焯水、茄子切段拍上淀粉过油。
下午五点,孟西关果然准时到了。
她在厨房里帮了会儿倒忙,便背着手审阅似的将小院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随后回到厨房满意地说:“这次做的软装还不错。”又问:“在这里住得还好吗?”
苏叶将排骨炖上,回过头点头道:“挺好的,哪哪都好。”
她想到了什么,指了指一墙之隔的隔壁小院。
“隔壁那个院子有人住吗?”
“没有吧。”孟西关说,“当初我买院子的时候那里就这个样,现在还是这个样,肯定没人住啦。”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