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邻居第一次正式交谈可以称得上不欢而散,苏叶虽不再企图拉近距离,但心里却并不轻松。
努力与他人交好,是苏叶短短二十三年人生中仰赖的生活技巧,第一次有人如此强硬地表达“不需要”,使她挣扎不已。
相较于苏叶的为难,始作俑者却好像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依旧我行我素,琴声依旧。
与之前好像并无差别。
……
与心理医生预约的复诊日期在圣诞前,苏叶提前动身回平城,没回自己的小公寓,而是住进了孟西关家。
孟宅坐落在平城市南三环一处僻静的别墅区,小楼坐落在一片森林之中,若在夏天来,应是绿叶盎然,一片浓荫。
到时院里正有人躬身在院墙根下忙活,孟西关拎着苏叶的包喊道:“妈,我们回来啦!”
苏叶朝孟母的方向微微颔首,礼貌地说:“阿姨,我来叨扰了。”
“你这孩子,怎么会。”孟母直起身来,笑说,“我这很快就好了,你先进屋,让关关给你拿点零食水果垫垫肚子,等我去做晚饭。”
孟西关牵着苏叶往屋里进,“我妈知道你要来,特意买了几只大龙虾,托你的福,我也有得吃啦。”
孟西关比苏叶大三岁,很多时候却是这样稚气未脱的纯粹模样。
苏叶忍俊不禁,“那看来以后我要常来。”
进了客厅,苏叶先将买的礼物交给阿姨,便与孟西关一同去客房放行李。
客房里收拾得整齐,睡衣拖鞋这些必需品都准备了新的以供苏叶使用,可谓是处处妥帖。
平城已经供暖有一段时间了,与青禾湿冷的境况不同,屋内十分舒适,苏叶久违地在室内脱下了外套和毛衣,轻装上阵。
吃晚饭时孟母自然无不关切的,苏叶衣食住行都被唠叨了一遍,不住地往她碗里夹菜。
漫长的一顿晚饭吃完,苏叶撑得不行,稍坐了一阵,便与孟西关在小区里散步消食。
孟西关正在与人发着微信,应当是工作上的事。苏叶往手心里呼了口气,指缝间漏出几缕白雾,很快消散在冷寂的夜色中。
片刻后,孟西关关掉手机,抱怨道:“这些明星一个比一个难搞,不想拍就别拍,废话真多。”
她搂住苏叶的手臂贴贴。
“还是你好,你就是娱乐圈一股清流。”
苏叶不置可否,拍了拍孟西关的手背。
苏叶十六岁出道,十七岁就拿下视后爆红,名声大噪,至今却没有任何黑料,连一点不可捉摸的绯闻八卦都没有,待人接物更是礼貌得体、大方健谈,称为“清流”丝毫不夸张。
如果不是这次意外,苏叶的星途何其璀璨。
孟西关似乎与苏叶心灵相通,回握住苏叶的手,“影后,快回来继续做‘清流’吧,大家都很想你。以后再有人欺负你,你第一时间告诉我,我把他——”
两人对视一眼,孟西关的眼神里充满了杀气。
苏叶“噗哧”一声笑了出来。
“笑什么啊……”
“没什么,哈哈哈哈——”
两人闲扯着走了一圈回家,孟母已经熬好了冰糖雪梨银耳羹招呼她们来喝。
银耳慢炖半个小时熬煮出胶质感,加入雪梨与冰糖,临出锅前撒上一把枸杞,入口清甜。
喝着甜丝丝的银耳羹,滋润温暖,仿佛驱散了冬日的寒冷。
……
在孟西关家住了两天,复诊的日子也到了。
苏叶出门前就被隐隐的焦躁感萦绕着,因为她清楚自己的病情并没有好转,甚至还有愈发严重的趋势。
临出门前,她突感头痛,对前去医院复诊感到了无比地抗拒。
自确诊以来,这样的情况已是屡见不鲜,她戴上帽子和口罩,又用围巾将自己严严实实裹住,给自己做了阵心理暗示,才能顺利出门乘车。
平城今日天阴,苏叶到私立医院时时间尚早,精神科内,清洁工还在打扫,清洁车运行走远,光洁的地面映着窗外被风吹得几要折断的枯枝,整片空间重归静谧。
医生已经在诊疗室等她。
徐医生是苏叶的首诊医生,也是她的主治医师,两人几句寒暄,而后才进行问诊、常规检查。
一应检查做完拿到结果已近中午,徐医生仔细翻看过检查结果,与苏叶交流过近来的病情问题,温和道:“情况有好转,保持目前的状态。”
忆及苏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