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时刻。
在所有人都静候着考试的开始时,一辆华贵的马车从人群的侧旁绕过,毫无阻拦的穿过军人把守的过道,停在了清风院的门口。
白马轻嘶,马车静立。
在所有人惊叹的目光下,一位年轻人走下了马车。
那人在永安城算是一个名人,身份之尊贵当属大虞之最。
原本交谈略微嘈杂的人群,齐齐安静了下来,接着向着那人行礼,有的百姓们则直接跪拜了下来。
能来参加文举并且受到所有人的礼数跪拜,这个人在大虞只有一个,那就是虞皇的第二个儿子。
二皇子,方玉。
.......
这是虞皇陛下的第二个儿子,也是仅有的两个儿子之一。生在皇族本来就是令天下人羡慕的事,若能修行更是及天地造化为一身,但是很可惜的是,这位皇子并不会修行。
不会也就是不能,先天的丹田气海封闭让这位皇子失去了很多,除非重铸经脉,这个代价很大。但是没有什么代价是大虞皇族拿不出来的,何况还是皇帝的儿子。
可是如今二皇子已快弱冠之年,气海依旧没有重铸。这其中的缘由,旁人就只能猜测了。
相比于大皇子的骁勇好战,二皇子则更喜欢读书。
皇宫后的那座花园里总有他的身影,庭前旧梅后,枫林假山前。虞皇为了补偿自己的这位孩子,专门为他在皇宫内修建了一处书楼,就在他的住处。
那里生长着无数百花,更有柳树一片。传闻皇宫的院墙之上都有他的题字,传闻那些柳树较为粗壮的树枝上,都有笔墨印下的诗文。
这或许是现今这天下最有才华的一位皇子了,这也是他为何在永安城很出名的原因。文举虽说是大虞最具有权威的文学考试了,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二皇子也会来参加。
不多时清风院内便有人来接引,却被二皇子招手给退去了。时间未到,二皇子正在看竹门上的几个大字。
身为皇族,却无法在清风院读书,无法进入竹山修学,还能有什么比之更加遗憾呢?
…………
大部分清风院的学生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起床了,此刻他们几乎都为可文举,做最后的准备。
白久却早早的来到了藏书楼,他站立在那处潭水前,想着一些事情。
潭水因为时间的沉淀,才有如此的清丽。
就像知识的沉淀一般,所有的东西相融看似杂乱,实则沉淀过后便是最为清澈的流水。
白久读了十几年的书,各种各样。然而对于知识的积累还是远远不够,因为他还太过年轻。年轻代表着潜力,但年轻也限制了你的实力。
修行就好像沧海的形成,从最初的溪水河流,接着湖泊,接着大泽,到了最后东临碣石的沧海。
这期间你不知要越过多少山峰,汇入多少河流,然后穿行于险峻的山崖间,流淌于寒冷的深渊下,最后才会在那段窥窃临渊的地方,形成你的海洋。
这是一个过程,花开的过程。
或许你会被拦路折腰,但是你只要还年轻,其实断不应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你真的很强大。
书中自有千万种的方法,白久看了许多,记在心中,这一次就是很重要的试炼。
.......
清风院对于学生的要求比较委婉,对于这次的科举,学院的态度是提倡,不强求。
但是文举的成绩会记录在你的毕业档案中,或许你日后会通过学院进朝为官,这就是你优秀的凭证之一。
所以一般清风院的学生都会参加的,而且这当中大部分的都会是老一届的学生,因为他们已经学习了一年,对于自己是更有信心的。
而对于大多贫寒的书生来说,文举像是一个鱼跃此时海的机会。
白久就是这大部分中的一位,不过他现在的身份比较特殊,清风院的老师与学生们,更愿意将他看作新生的领头人。
入院考试中拔得头魁,压过探花榜欧阳落和那早已名扬永安的钟天明。丰临的林琅、南海的娄青山等等,那些早些年在永安城风光的才子,也都只能望其项背。
然而这些也并非全部,短短入院数月的时间,秋季都还未过就有人见到这位头魁出现在了藏书楼的二层,甚至有人传言说曾看到他走过三层一半的楼梯。
入院不会修行,短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