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都没给毕炎赫反应的机会,便一溜烟窜了。
毕炎赫看着她消失的地方,心中却好似什么被填满一般。
外面吹来阵阵冷风,院中的梅花倒是都开始发芽了。..
这是初冬的预兆,只是她们几人还穿的这样单薄。
这府内也是时候添些棉衣了。
他回了床上,合眼睡去。
次日一早,便穿了朝服,奔赴宫中。
朝堂这边已经有些来的早的大臣们在外面的大殿候着,三五成团的在议论着什么。
见毕炎赫远远的来了,有的还故意压低着声音。
毕炎赫也并不管这些,只是站到自己的位置。
刚站立,便感觉到肩膀有人拍了一下,回头看去,却是轩辕瑾。
他冲对方微微拱手,道:
“景王。”
轩辕瑾点了点头,道:
“大人,听闻昨日您将倭国太子送过来了?”
尽管轩辕瑾声音已经极力压低,但人群聚集,还是传入了周遭不少人的耳中。
只见他们面不改色,依旧跟身前的人交谈,但耳朵早就竖起来,朝这边仔细听着,生怕漏了一个字。
毕炎赫不是没有看出这些人的想法,索性大方承认:
“回殿下,确有此事。”
轩辕瑾见他毫不忌惮,心中不免担心,朝他递了个眼色。
毕炎赫却冲他摇了摇头。
只见远处一阵喧闹,众人纷纷看去,却是成王、轩王和冉丞相一众人。
那冉丞相虽对成王放了狠话,但在毕炎赫这边碰了壁,还是老老实实的待在选轩辕瑞身边。
尤其是成王进宫面见了皇上,皇上不禁解了他的禁足,还将查寻刺杀倭国太子刺客一事交给了他,足见对轩辕瑞的重视。
冉丞相显然更会弃暗投明,直奔轩辕瑞而去。
虽然轩辕瑞做事有些不稳妥,但总归来说是皇上的兄弟,再怎么也不会定他多大的罪。
几人还同之前那般,尽管心底早已对彼此有了新的认知。
他们一来,却显然成了三个派别。
此时,只听见朝堂之内,太监扯着嗓子传旨:
“请各位大人进朝~”
说罢,一甩手上的拂尘,外面的大臣纷纷进殿,找了各自的位置站立。
待众人站好之后,皇上才从殿后的帐后走出,缓步移驾至龙椅前。
只见他俯视着
此时,众大臣纷纷臣服在地,齐声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只说二字:“平身。”
众人纷纷起了来恭敬的站好,早朝的按部就班的进行着,直到各位大臣说完了各自的事宜。
皇上才缓缓开口,道:
“昨日,倭国太子由首辅府送来,首辅大人,你可有何解释?”
此言一出,台下瞬间议论纷纷,大家面露惊色,装作像是刚刚知道此事一般。
而他们唯一的观众——皇上,并不搭理他们,只是紧紧盯着毕炎赫。
毕炎赫上前一步,行了个礼,才不紧不慢道:
“回皇上话,我也不知。只是我回来时,听闻府中家丁说在墙外发现了太子,但他并不识太子是何模样,只当是谁家的公子,伤的不轻,便招呼了两个人带回了府中。
臣回府后这才将此事说与臣听,臣一看是太子,便送来宫中了。”
只
见皇上略有深意的看着他,点了点头,像是同意了他的说辞。
没有去过边境的大臣们倒是不知此事,且军队之中的士兵们都是有皇宫派发,有的是由军队之中派发。
不管是哪一边,都不是他们能接触到的。
他们不知太子去了边境一事也是正常,只要轩辕瑾、田阔和几个将军不说,毕炎赫不说,便不会有人知道。
反之,皇上自然对此事心知肚明,只是没有毕炎赫的回答深究而已。
这事暂且过去,只见轩辕瑾上前一步道:
“父皇,前些时日刺杀太子的人可曾抓到?”
轩辕瑾消息灵通,人脉极广,这般小事自然是早早就打听到了。
只是故作不懂,想让轩辕瑞自己回答。
毕竟之前在边境之时,轩辕瑞派人刺杀毕炎赫一事,他还未找轩辕瑞问清是何情况。
果然,轩辕瑞听闻此事,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