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的大人们在忧心今后的去留,小孩子们也各有心事,尤其是知川。
“明年我都十三了,也不小了,可是我还什么都不会,今后应该怎么办?”知川心里早就开始想这件事了,从当初他娘离开顾家后,他就思考起自己的将来。
知川偷偷瞟了一眼对面的顾董兴,举手投足间的书卷气是他最向往的。
“董兴哥正在为马上的科考努力,我却连大字也不认识几个。”
想到这里,知川觉得很自卑。
在顾家,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干。
董安哥和姨父做木工,没入冬前,董义哥就经常上山打猎,现在猎物都冬眠了,董义哥没事就会去集市上摆摊,出售些之前积攒下来的山货。
他本想跟着姨父他们学习做木匠,这几个月都是跟在他们的身边打下手,他们也有意教他。
见顾家为今后是否还留在马阳县做打算,知川心里想到的就更多一些。
“若是今后,姨父他们真的打算去别的地方生活,到时候还会愿意带着我们兄妹俩吗?”
顾家人对他们确实不错,吃穿用度从来不会少他们的,但他到底不是真的姓顾,还是要为自己的将来多考虑一下。
“木匠的手艺是不错,可以养家糊口,但是这门儿手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会的,我是不是应该为自己另外再找一个出路?”
一家人在沉重的心情下吃完了晚饭,早早的就各回各屋休息去了。
顾董兴还像之前一样,回到自己的房间没有立刻休息,而是拿出书本温习功课。
“咚咚咚!董兴表哥,我们可以进来吗?”敲门的是知秀。
“进来吧。”顾董兴在两个孩子进来之前就给他们倒好了热水,示意他们先暖暖身子。
“谢谢表哥!”
“这么晚了来找我,是有事情吧?说吧,有什么是我可以帮忙的。”顾董兴一眼就看出了这两个小孩上门的意图。
知川微讶,他们可什么都还没有说呢,董兴表哥就已经看出他们是想找他帮忙。
要不就说董兴表哥是家里面最聪明的那个人!
在他的面前,根本没有办法瞒住任何事情。
“是这样的,我们想给娘写一封拜年的信,问她安好,但是我和妹妹不认识几个字,也不太会写。”
越往后说,知川的声音就越小,觉得此时站在顾董兴的面前有些害臊。
“好,你们想要说什么,我一句一句的给你们记下来。”顾董兴放下书本,拿出纸笔就开始为二人写拜年信。
顾董兴的字虽然现在看着稚嫩,但已经初具风骨,自有一股浩然正气在其中,看的年幼的知川是一脸的羡慕。
“董兴表哥,你这字写的是真好看,要是我也会写就好了。”
知川是越看越喜欢,想着要是自己也能和董兴表哥一样厉害,娘知道的话一定也会为他自豪的吧。
“想学吗?想学的话,我可以教你。”顾董兴一早就看出了知川想要念书的心思。
“想,当然想了!”这是他做梦都想的事情。
以前家里面没有多余的银钱,娘是不会送让他去学堂读书的。
“那就说定了,以后每天晚饭后来我的房间,我教你读书写字。”既然知川想学,他自然是不吝赐教,家里面多一个读书人是好事。
“真的吗?谢谢表哥!”知川觉得自己高兴的要飞起,之前从未想过他能有读书的一天。
“都是一家人,不必这么见外。”
除了想给月娘寄一封信外,知川还想给自己的娘寄过去一两碎银子。
顾家人心疼他们兄妹俩,平时总会塞给他们一些零钱。
知川向来懂事,把这些银钱都一笔笔的攒了起来,打算寄信的时候寄给月娘一两,给他们兄妹俩留下一两,为他们的今后做打算。
第二天,知川就找顾巍,想让他帮忙寄信,从口袋里面拿出那一两银子的时候,知川是很不好意思的。
“姨父,其实这是您给我们兄妹的钱,我知道这么给我娘是不太好的,但是我们担心……”
还不等知川说完,顾巍就将信件和那一两银子一同接了过来,顺便将粗糙的大手放在他的头上揉了揉。
“我知道你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这样做很好。”顾巍向来很欣赏知川,月娘能有这样的一个好孩子,是她的福气。
“姨父,您不生气?”
找顾巍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