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二月初八子时,一个体重稍轻但还健康的男孩在夏卢村降生了。第二天早晨,有两位僧人登门说,你家昨生贵子,贫僧专门为他取名“惠能”而来,其父问:“为何叫惠能?”僧人回答:“惠者,以佛法惠济众生,能者,能做佛事。”惠能刚满3岁之时其父撒手人寰。由于年幼丧父,惠能从小就饱尝人间疾苦,懂得为母亲分忧,从不计较吃喝住穿的好坏,经常陪同母亲到田里干活,帮母亲做家务事。年纪稍大,便跟随大人上山割草砍柴。因为家贫,惠能从来没机会上学读书识字。惠能虽然不识字,但心境清净,一心向佛。母亲与舅父无计可施之际便指着一块大石头说:“如果你能拜开这块大石头,你就去吧。”惠能诚心跪拜,日复一日。一天,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一道亮光及一声霹雳将巨石劈成两块,舅父和母亲十分惊愕,只好同意惠能学佛的请求。
他历经艰辛到达了五祖弘忍的道场。他向弘忍大师表明来意,想拜他为师。大师说,你一个南蛮子,生性粗鄙,还不认识字,求什么法?显然他被拒绝了,大师让弟子给他安排活,于是他被安排到柴房打杂,劈柴烧水,为稻谷去壳,干些粗活,一干便是八个月。有一天,五祖召集所有弟子,宣布了一个重大的消息,他要寻找接班人,让众弟子各作一偈,交给他亲自过目,如果获得他的认可,明心见性了,那么他将把菩提达摩传下来的袈裟和钵传授给他,成为禅宗第六祖。
在众多弟子中,神秀的资历和修为最高,被尊为教授师,上座,其他弟子都觉得不如神秀,作了也是白作,拉倒吧!以后咱们跟着神秀上座就好啦。神秀自知自己作为表率,必须作一手偈,不然就太怂了。他也想通过这个考试看看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已经跟了弘忍大师这么多年了。于是经过几天的创作,花了毕生所学,神秀做了一首偈,他已经做到自己最好的修为了,他心里非常忐忑,唯唯诺诺,纠结了许久,十多次想呈给弘忍大师看,却又退缩了。最后他想了一个办法,晚上的时候将偈偷偷摸摸写在过道的南墙上,他想五祖认看到后,如果认可他的偈语,自然会传他衣钵,如果没有得到认可,他也只能认了,只怪自己太愚钝。至少不用和大师面对面啊,血压太高了!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写完后回到自己的房间,一晚上没睡好,惶恐之至。
后来神秀的偈传到了惠能的耳中,他闻后对师兄说到:“偈子太棒了!”。可是他知道神秀并没有明心见性。随后他来到过道南壁,这里已经人山人海,众师兄弟都在谈论这首偈语,纷纷称赞有嘉,场面十分热闹。他穿过人群来到偈下,说到:“此偈虽好,但未见性,我也有一偈。”众人狐疑?奇闻,你字都不会写,你还会作偈?惠能表示,只谈见性,不要扯其它的,希望大家不要眼眼看人低,我不识字,请帮我代劳写一下。一旁的张别驾接了这个业务,他说:“这位师傅,你要是开悟了,你一定要先渡我!。”惠能开始口传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话音一落,众人惊愕不已,一旁的弘忍大师也听在耳里,他随即擦掉了惠能的偈语,说到:“此偈亦未见性。”一般、一般,本寺第三。众人压抑了!这还不够吗?不过不敢反驳师父的定论。其实弘忍大师心里深知惠能已经开悟,为了防止他遭人嫉妒,惹祸上身,不得不那么做。你刚来八个月,其他的师兄弟来了这么多年了,这公平吗?只讲见性,不讲时间,不讲年龄,这是佛缘。事后,五祖来到惠能工作的柴房,用禅杖敲打了三下,这是暗号,开悟者之间的摩斯密码,惠能收到,大师让他晚上三更天来找他。当晚三更天,惠能按时来到五祖的房间,五祖已经在等他了,在幽静的烛光下将发生禅宗史上伟大的一刻。简单寒暄了几句后,五祖开始为惠能讲授《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突然当下顿悟,特效就大概是天降一束神光直接引到惠能头上。惠能随口说偈,也就是震惊世人的五个“何其自性”,“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五祖闻偈后,大喜,彻底打消了疑虑,深知惠能已经真的开悟,识得了自我本性。他握着惠能的手,语重心长的说:“我年事已高,以后发扬禅宗的重任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好好发扬光大啊。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不要急于传法,要等待。”
弘忍大师授予了惠能衣钵,惠能怀着无比敬畏之心接过了菩提达摩的信物。五祖让他速速离开,不要逗留,恐有人来抢他衣钵,加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