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被沙迷目,阵中大乱。李元昊乘机猛攻辽军驻地德胜寺南壁,辽军大溃。李元昊军俘获辽驸马都尉萧胡覩和近臣数十人,辽兴宗仅跟从数骑逃出。李元昊在取得同辽作战的胜利之后,立刻遣使同辽讲和,同时又向宋朝献俘。显示了李元昊在对宋、辽关系的处理上,善于把握时机,进退有度。
李元昊生性暴戾,多猜疑,好杀虐。如此的性格给他的事业造成许多不应有的损害。李元昊继位后,为了排除异己,防止外戚篡权,实行“峻诛杀”政策,为立国称帝扫清道路。元昊开运元年(宋景佑元年)十月,母族卫慕氏首领卫慕山喜密谋杀害李元昊,被李元昊察觉,山喜一族人都被溺死河中。李元昊又用药酒毒死母后卫慕氏,尽诛卫慕氏族人。
元昊大庆二年(宋景佑四年)九月,李元昊叔父,左厢监军使嵬名山遇因劝 元昊勿进攻宋朝事不被采纳,遂叛逃宋朝后又被执送回夏国,元昊将其父子一族尽皆处死。元昊生性多疑,出兵善用疑计,又易中敌人离间之计。元昊的心腹重臣野利旺荣、野利遇乞兄弟,是元昊野利后的兄长,分统夏国明堂左厢与天都右厢,野利旺荣称野利王,野利遇乞称天都王。二将善用兵,有谋略,他们统领的“山界”士兵以善战着称。在元昊对宋朝作战的三川口、好水川两大战役中,击败宋将刘平、石元孙、任福等人,也多有二将之谋划,宋朝边帅对野利二将恨之入骨,早欲去之而后快。宋将种世衡巧设离间之计,使元昊轻易地杀害了二将。
天授礼法延祚十年(宋庆历七年),宋仁宗再赐元昊姓赵,可是李元昊不姓赵,他便改回李姓。另外,晚年沉湎酒色,好大喜功,导致西夏内部日益腐朽,众叛亲离。据说他下令民夫每日建一座陵墓,足足建了三百六十座,作为他的疑冢,其后竟把那批民夫统统杀掉。元昊好色,妻妾成群,犹喜强夺他人之妻。据传妻室(后妃)凡七娶,一说五娶,实际有八人之多。废皇后野利氏、太子宁令哥,改立与太子订亲的没藏氏(另有一说没藏氏)为新皇后,招致杀身之祸,于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宋庆历八年)为子宁林格所弑,享年46岁,庙号景宗,谥号武烈皇帝,葬泰陵。李宁林格后因弑父之罪被处死。其幼子谅祚继位,上谥曰武烈皇帝,庙号景宗。